
好故事的關鍵之一:角色們的對白必須「似真非真」
文/約翰.特魯比
場景是行動發生的地方。確實如此。透過描述和對白,你將故事前提、結構、角色、道德議題、故事世界、象徵、劇情和場景編排等所有元素打造成觀眾能實際體驗的故事。這就是為故事賦予生命的地方。
場景的定義是:一個時間和一個地點所發生的一項行動。不過,場景是由什麼構成的?又如何運作?
場景是一個微型故事。這表示一個好的場景都包含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但不包含真實自我的揭露,因為它必須留待故事結尾才發生在主角身上。在一個場景中,真實自我揭露這個步驟通常以某些轉折、驚奇或揭露來取代。
場景的建構
在建構場景時,必須達成以下兩個目標:
1. 確定這個場景如何才能配合或促進主角的整體發展。
2. 場景本身應該成為一個好的微型故事。
這兩項要求決定一切,而主角所有發展的轉變弧線,向來是最重要的。
關鍵重點:把場景想像為一個倒三角形。場景的開頭,應該為整個場景確立背景架構。然後這個場景應該像漏斗般匯聚在一點,讓最重要的字詞或對白在場景結尾出現。
讓我們看看打造出色的場景應該依循哪些理想步驟。問自己以下問題:
- 這個場景如何配合主角的發展(也稱為主角的轉變弧線)?它又怎樣促成那樣的發展?
- 這個場景必須解決什麼難題,或必須達成什麼目標?
- 可以採用什麼策略來解決那些難題?
- 欲望:角色的什麼欲望會成為這個場景的驅動力?(這個角色可以是主角或其他角色。)這個角色想得到什麼?這個欲望為場景提供骨幹。
- 結尾:角色的欲望如何獲得滿足?預先知道結尾是什麼,就可以讓整個場景朝著這一點聚焦。
欲望的終點也正好是倒三角形的頂點,最重要的字詞或對白應該出現在這裡。欲望的終點與關鍵字詞或對白如此結合,就會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衝擊,將觀眾推向下一個場景。 - 對手的欲望和衝突點:找出誰對這個欲望造成阻力。還有,兩個(或更多)對立角色為了什麼而競逐。
- 計畫:抱持這個欲望的角色構思了一個可達成目標的計畫。一個角色在一個場景中可以採用的計畫有兩種:直接的和間接的。
在直接的計畫中,懷抱目標的角色直接表明他想要的是什麼。在間接的計畫中,角色佯裝想獲得什麼,實際上卻另有所圖。對立的角色則會有其中一種反應。他或許看破偽裝而敷衍對方,或許受矇騙而讓對方獲得實際想要的結果。
有一個簡單的基本原則可以幫助你決定角色應該採用哪種計畫:直接計畫會增加衝突,促使對立雙方分裂。間接計畫起初會減少衝突,使對立雙方走近彼此,但真相大白後就會釀成更大衝突。
請記住:所謂計畫,是指角色如何在一個場景之內(而不是在整個故事中)嘗試達成目標。 - 打造衝突:讓衝突逐步增強,最後達到一個引爆點,或找到解決方式。
- 轉折或揭露:有時,角色及/或觀眾會對場景中發生的事感到驚訝。或者,一個角色會向另一個角色說出他對對方的觀感。這是場景中真實自我揭露的一刻,但它不是最終的真實自我揭露,而且它可能是錯誤的。
請留意:很多作者為了加強「真實性」,早早就讓場景展開,並慢慢打造主要衝突。這不會讓場景變得更真實,只會令它更沉悶。
關鍵重點:場景愈晚展開愈好,但不能失去任何關鍵結構元素。
複雜場景或潛文本場景
潛文本場景的經典定義,就是在這種場景中,角色不會說出他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定義可能是正確的,但它沒有告訴你如何寫作這種場景。
關於潛文本場景,首先要了解的是有關它的傳統智慧是錯誤的:它並非總是場景寫作的最好方式。潛文本的角色,通常因為害怕、傷痛,或單純因為不好意思,沒有說出他實際所想或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希望一個場景具備最大的衝突,那就不要採用潛文本。另一方面,如果它對某些特定角色以及對角色所處場景是適合的,那就放手使用。
潛文本場景以兩種結構元素為基礎:欲望和計畫。想達到潛文本的最大效果,可以這麼做:
1. 賦予那個場景當中的眾多角色各有一個隱藏的欲望。這些欲望應該彼此構成直接衝突。比方說,甲暗戀乙,乙卻暗戀丙。
2. 讓所有抱持著隱藏欲望的角色採用某種間接計畫去追求想要的結果。他們口裡說想要這個,實際上想要的卻是其他的。他們可能嘗試矇騙他人,也可能使用藉口;儘管他們知道那明顯是個藉口,卻希望這種偽裝具有足夠的魔力,讓他們如願以償。
對白
一旦構思好場景,接著透過描述和對白把它表現出來。描述的技巧並非這本有關故事的書所能涵蓋,但對白卻在本書範圍內。
對白是引起最多誤解的寫作工具之一。其中一種誤解,與對白在故事中的作用有關:大部分作者讓對白肩負重任,但那其實應是故事結構的任務。結果就是對白讓人聽起來不自然、牽強或虛假。
不過,關於對白的誤解,其中最危險的正好是要求它肩負太重任務的反面:人們誤以為,好的對白就是真實的對話。
關鍵重點 1:對白不是真實對話;它是精心挑選的話語,但聽起來卻可能是真實的。
關鍵重點 2:好的對白總是比現實生活中的對話更聰穎、更機敏、更具隱喻意味,且更具說服力。
即使最不聰穎、教育程度最低的角色,也在對白中說出他能說出的最高水準的話。即使某個角色是錯的,他也錯得比現實生活中更振振有詞。
對白就和象徵一樣,是能發揮大功用的小技巧。當它層層分布在故事結構、角色、主題、故事世界、象徵、劇情和場景編排之上,它是故事講述者最靈巧的工具。不過,它也具備強大衝擊力。
對白最容易被理解為某種音樂形式。它就像音樂,是透過節奏和音調來交流的。它也和音樂一樣,融合「多軌」的對白是最美的。大部分作者的問題在於他們寫的對白是單軌的,只有「旋律」。這種對白只是解釋故事正在發生什麼。單軌式對白是平庸寫作的標記。
出色的對白不只是旋律,而是一首交響曲,在三條主要軌道上同步進行。這三條軌道是:故事對白、道德對白,以及關鍵字詞或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