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太直爽講真話也會變白目,難道我們不能說實話嗎?
文/李偉文、李欣澄、李欣恬
我說:「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年輕人很白目,妳們說說看,什麼是白目?」
「白目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沒禮貌,但又不知道自己沒禮貌。」A寶先回答。
B寶也補充:「是不是有個俗語『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種人也算是白目的人吧!」
A寶又想到:「有些大喇喇到處批評別人、自以為直率的人,其實也是沒有同理心的白目吧?」
我點頭肯定她們的答案:「學生時代講錯話還無所謂,反正大家會念在是學生的分上,也就算了。但進入有利益關係、俗話說職場如戰場的公司,有時無心說錯一句話而惹毛了主管或同事,遲早都會出問題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要指望別人體諒你沒有惡意──甚至是出自一片好心,因為得罪人就是得罪人,尤其如果碰觸到別人內心的隱疾或創傷,有人說那種怨恨是好幾輩子都忘不了的呢!」
AB寶吐了吐舌頭,一副「有那麼嚴重嗎?」的表情。
我告訴她們:「不要亂開別人的玩笑,這原則務必要謹記在心。長輩、上司、不熟的人當然別亂開玩笑,就算是好朋友也要注意。即使當事者常拿某些事情或缺陷消遣自己,但如果我們以為他自己都那麼說了,也拿那個缺點來說嘴,搞不好就得罪人了!有時我們在社會新聞中看到,幾個數十年的老友或好友一起喝酒聊天,忽然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這個『一言不合』往往就是不懂察顏觀色,若是不小心碰觸到別人的禁忌,沒發現對方都變臉了還繼續說,就會發生這種悲劇。」
B寶有個疑問:「爸爸剛剛還提到,有時太直爽講真話也會變白目,難道我們不能說實話嗎?」
A寶提醒妹妹:「妳忘了我們以前看過的電影嗎?金凱瑞演的『王牌大騙子』,當他被下咒一天內只能說實話時,不是得罪所有的好朋友與同事,還因此丟了工作嗎?人有時候不能講真話,這也是『白色謊言』(White Lie)這名詞的由來吧?」
我嘉許A寶的回答,說:「對一個正常人來說,不說假話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有人說一個能完全誠實,完全忠於自己想法的人,大概只有精神病院才找得到。記得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姆曾說過,精神病人其實才是健康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出賣自我,只不過要抵抗的現實太過巨大,他們在捍衛自我中失敗了,所以我們就說他瘋了,所謂的正常人,其實就是能按照社會角色劇本乖乖演出的人。」
我點頭回答:「除了交情不同,說話內容就跟著不同外,隨著職位高低、年紀大小,說話的態度也都要跟著調整,還有坐的位置、走路的先後順序也要注意,不要坐在不該坐的座位上、走在不該走的相對位置,甚至與人談話距離的遠近,也都有一番學問。」
AB寶似乎被我的話給嚇了一跳,我接著詳細說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形中都會以自己認定的親密熟悉程度,設定出一個舒適的範圍。若是超出界限,輕則被視為白目,重則得罪別人。不論是交淺言深或是對老友過度客氣,兩者都應該要避免。而在跟人相處時,彼此的距離也有學問,像我們身邊五十公分是屬於親密的距離,若不是家人或很熟的老友,就不能侵入這私人領域;平舉雙手畫出的空間,大約五十公分到一公尺多一些,則是屬於個人的距離,我們可以保護自己不受人碰觸,又能伸手握住對方,這是與朋友相處的距離;至於其他不太熟的朋友在二公尺以外,陌生人最好是三、四公尺之外。」
※ 本文摘自《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