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猜測未來,「專注現在」才是打開機會的鑰匙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Guilhem Vellut

比起猜測未來,「專注現在」才是打開機會的鑰匙

文/盧智芳

2015 年 5 月 10 日,是柚希禮音在寶塚歌劇團的最後一場演出。這場演出不但透過日本全國 45 所電影院和台北信義威秀影城現場直播,結束後,場外更聚集多達 12,000 人參與她的告別遊行,為走過一世紀的寶塚歷史,再留下一頁熠熠發光的傳奇。

寶塚歌劇團堪稱是日本國寶,它的華麗演出除了在全球觀眾心中奠定無可取代的地位,嚴格淬鍊更造就不少一流演員。每年吸引數千人報考,錄取率卻只有 3%,以至於出現「東東大,西寶塚」的說法,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由於成員都由未婚女性組成,擔任「男役」(男性角色)的演員,挑戰尤其艱鉅,聲音、穿著、舉手投足都被要求必須「比男人更像男人」。所謂「男役 10 年」,亦即培養男役至少需要 10 年時間,對個人意志、耐力都是極大考驗。

而在寶塚以「花」、「月」、「雪」、「星」、「宙」命名的 5 大組別中,各只有一位首席男役、首席娘役,自然又更是頂尖中最頂尖的演員,才能勝任。

20 歲加入寶塚歌劇團,僅 11 年就升上星組首席男役,從生性自卑、怯場的少女,到光芒四射、無數粉絲追隨的台柱,柚希禮音把她的故事記錄成《實現夢想的 5 種努力》一書,只要奮鬥過的人,讀完一定都有共鳴。

首席的平均任期約 2∼4 年,任期結束後即退團。在擔任長達 6 年首席男役後,離開寶塚的柚希禮音去年跨足紐約百老匯演出音樂劇,今年 3 月又舉行個人演唱會。「很多人問我寶塚之後的下一步是什麼,」柚希禮音說,「但我始終認為,與其去考慮未來,不如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做好之後,下一扇門自然打開。」

在台灣也擁有相當高人氣的柚希禮音,把造訪寶島唯一的媒體專訪給了《Cheers》雜誌,分享她 16 年寶塚生涯的體會。

※ 本文摘錄自《Cheers快樂工作人 09月號/2016 第192期》,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