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筆記」不只是為了「記住」,更重要的是「連結」的力量
文/Esor
我覺得紙本筆記方法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它的功能性或保存性,使用紙本筆記或任何分散的筆記方法時,會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你無法把自己的筆記串連在一起。紙本筆記都是一本一本、一頁一頁分開的,如果A本和F本筆記之間有相關的知識怎麼辦?如果24頁和50頁有相關的紀錄怎麼辦?怎麼連結?
如果回頭想想看知識的樣貌,就會知道真實的知識本來就是互相連結在一起的,知識不會獨立,一定是有前因後果,和各種不同知識連結在一起,構成一張龐大的知識網絡。如果說知識本來就是一張網,而你的筆記方法把知識變成一則一則的紀錄,這樣說得過去嗎?
這也是我會推薦數位筆記,並且在數位筆記裡推薦Evernote的原因,因為Evernote最接近把知識變成一張網的樣貌,不僅同樣一個資料庫裡的筆記可以隨時找到相關的資料,而且還有類似維基百科的筆記連結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筆記之間建立實際的連結,讓我可以依照這個知識的網路在所有的筆記之間互相串連。
而當筆記把知識這張網連結起來後,就可以進一步把知識連結到工作、生活上的行動之網。光是「做筆記」這件事就很有用,這個動作不只是幫你「記住」,更重要的是幫你「連結」。
即使是從只有一句話的筆記開始,把零碎靈感與資訊連結起來後也能產生大力量。只要持續的做筆記,那麼就可以:
「連結未來」:從記下不起眼的小想法開始,連結出未來大型計畫的執行拼圖。
「連結過去」:那些走過的路與犯過的錯,連結到人生每個階段的最佳借鑑。
當你的各種記錄、知識、行動都是彼此零散的話,是沒辦法彙整出力量的,只有把這些內容連結起來才能產生效果,也就是只有能夠構成連結有機體的筆記才能 產生更多的效用。
※本文摘自《Evernote 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數位化重整你的工作與人生(全新增訂版)》,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