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父母的日常,卻常讓我們心碎,直到女兒找到她的最愛
文/阿菈貝拉.卡特─強森
從四個月大開始,艾莉絲愛上「湯姆貓與傑利鼠」,喜歡的程度不亞於書。她會一直看,能看多久就看多久。她滿一歲時,我們家已經收藏了整套的「湯姆貓與傑利鼠」。卡通帶給她很多樂趣,我非常了解她溫和的性情,是不會把卡通當真的。可是,她對一件事展現這麼深的興趣,卻讓許多人擔心。她會對著那些笑話歇斯底里地大笑,她的手腳能完全跟著螢幕上的動作。她興奮的程度彷彿與我們感受到的完全不同。
她對細節的關注與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細節的能力,有時也很麻煩。她一進入房間,立刻對周遭一覽無遺,如果我沒把物品放在她先前放的位置,她會察覺,而且很焦慮。她會靠過去看著原本的位置,然後把手放在那裡,開始哭泣,直到物歸原位。如果她拿不到那樣東西,就會一直哭,並且愈來愈緊繃,直到我終於搞懂什麼東西不在原位。
那些東西就是得留在原位,即使只移動了一公分,她都會察覺。這不只局限於玩具和書,她對自己的穿著也很堅持,她喜歡柔軟的棉製連身衣、T恤和寬鬆舒適的褲子,無法容忍任何有複雜鈕釦、拉鍊等太多細節或標籤的衣物。緊身衣、襪子和鞋子對她完全是折磨,至於連衣裙,根本想都不用想,以致於常常有人誤以為她是男孩。
每天都和學步兒一起玩耍,是一般媽媽的日常,但這些尋常事卻常讓我們心碎。我會把艾莉絲最愛的玩具和書放進袋子裡,閉上眼睛祈禱今天出門一切順利,希望她會像其他孩子一樣玩得開心,不要躲在鋼琴後面排列蠟筆。我希望可以不用一直盯著她,即使轉開目光,再回過頭時,也會看見她在微笑。喔,我多希望事情會如此進展啊!可是,不論我多麼希望,再怎麼祈求好運,結果都不會改變。
我受不了其他父母的表情,一開始是同情的目光,然後是不高興我們干擾了整個團體。那種感覺就像我們因為某個原因遭到放逐,而我甚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我只知道的是我們格格不入。就連待在公園都很困難。
其他小孩快樂地溜滑梯,在媽媽的推動下盪鞦韆,在沙坑玩耍,或在旋轉盤上轉圈圈,艾莉絲卻在檢視遊戲器材上的螺絲帽和螺絲釘。她沒興趣玩這些遊樂設備,她追求的是知識,渴望了解這些設備是怎麼運作的。我們每次去公園,就會重複同樣的流程:她按照同樣順序,向我指出她下一個目的地,一一走到設備旁,有系統地繞完公園一圈。
我倒是成功讓她開始玩盪鞦韆,不過,只限於特定的鞦韆,而其他媽媽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非要玩那個鞦韆,她們的小孩只好去玩別的。她之所以只要那個鞦韆的關鍵在於鍊子上的環節接縫處比較平順,其他的都很粗糙,艾莉絲喜歡平順的鍊子碰觸肌膚的感覺。我開始挑人少的時間帶她去公園,這樣就可以確保鞦韆專屬於她,而且我發現周圍人少一點,她會比較放鬆。
畫畫,讓她找到了自己
看著她風格獨特的畫,我意識到我得買些更好的紙張,免得水從桌上流到地板。我準備了品質最好的水彩畫紙,紙張尺寸正好符合她畫畫的桌子大小。艾莉絲不習慣改變,我擔心她不喜歡這種質地比較粗糙的紙張。結果根本不需要擔心。她仔細研究,彷彿這是一場實驗。
一開始,她先用手掌輕輕拍了拍紙張,然後靠近察看,鼻子都快貼到紙上了。她的動作看似親吻紙張,不過她其實是在用上脣感覺紙的質感。她的頭轉向一邊,直視著我,綻放笑容。這種少見的眼神接觸是她的一大改變。
我把她最愛的畫筆遞過去,她高舉畫筆,懸空迅速輕彈幾下,色彩在紙上很快爆開來,棉布水彩畫紙巧妙地吸收了水彩顏料。等顏料乾了之後,她又上一層白色,只是這次不加水調色。她用一支比較長的畫筆,以波浪般的筆觸,在紙上畫出重複的圖案;然後,她繞到桌子的另一頭,輕點筆刷,創造出白色的小點。我把她的繪畫桌推到廚房,讓畫晾乾,然後開始拖地。這次繪畫過程特別激烈,顏料潑濺得到處都是。此時,我聽到開門聲,P-J 從倫敦回來了,艾莉絲在廚房等著他進來,對他笑逐顏開,抓著他的手到桌子旁邊。
「艾莉絲,妳在忙什麼?」
「讓我推出來。」我把桌子移回原位,艾莉絲和她的父親分享所有她最愛的部分。她花了好一陣子,一一指出所有的白點與擺動的線條。
我邊做菜邊和 P-J 聊天。艾莉絲已經回到遊戲室,我聽見她從書架抽出書本的聲音。
P-J 一臉引以為豪的神情。「這些畫真的很了不起,妳不覺得嗎?」
「沒錯,可是全天下的父母都會這樣看待自己孩子的創作,不是嗎?我跟你有同感,這些畫有種特殊之處。可是,你不覺得只有我們會這麼想嗎?我的意思是,或許我們覺得這些畫很特別,是因為她畫畫時的模樣,繪畫打開了她的心胸?」
在大部分活動中,艾莉絲最後總會推開我。但畫畫不一樣,她希望我在廚房陪她。我變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負責幫她調出想要的顏色,於是我把握機會使用更多詞彙,而她的回應好到我心裡開始盤算,該如何利用她這個最新的興趣呢?我決定犧牲一下,不再保持廚房井然有序了。
廚房一直是屬於我的空間,也是大人的區域,至今還沒有變成幼兒活動的場地。每天早上,我們在這裡安靜地坐著,準備食物,聊些大人的話題,我們甚至很少在廚房招待朋友。可是這件事太重要了,這張繪畫桌會永遠擺在這裡,不論何時,她都可以隨時使用。這會是她隨心所欲的空間。
隔天早上,媽媽帶來更多補給品,她還帶了一瓶花,打算放在餐桌上。P-J 聽到大門打開的聲音,跟著進了廚房,準備享用他的早茶時間。我們都微笑地看著彼此。艾莉絲在她的桌子旁忙得不可開交,畫紙上有一抹藍,還有一抹紅,兩種顏色融在一起,有些地方是粉紅色,有些地方則是紫色。當她把畫筆浸入白色顏料,然後放在紙上時,我們聽到她說「球」。她在畫面的右邊角落攪動畫筆,畫出一顆圓形的球,靠近畫面中央也畫了一顆。她手上的筆在紙上往橫一畫,描繪出一股白色氣流延伸出去,覆蓋了整張桌子。這是張大桌子,長度有一百二十公分。我們喝茶時,媽媽在艾莉絲的繪畫桌與她互動。她沒有推開我們任何一個人;當我們在討論她的畫作時,她感到心滿意足,對自己的作品很自豪。P-J 和我旁觀這一切,難以相信那是艾莉絲。她如此堅定自信,而且對於自己想要什麼、如何呈現給我們看,也胸有成竹。
※ 本文摘自《艾莉絲的莫內花園》,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