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ixabay

那些被驅逐的少數,只好想辦法隱身正常世界中

文/唐澄暐

科幻的透明原點,透明犯罪者的宗師,但最該譴責的怎會是他?

持續蒐集二手科幻小說,自然不太可能放過《隱形人》的中譯本,即使我對隱形題材不那麼有興趣。不過在科幻題材中沒有哪個題材像隱形一樣偏重人對人的觀感,因此除了隱形能力外,故事其他部分,甚至隱形者的心理狀態,都處在一種毫無奧妙的氣氛中。我覺得這幾乎是科幻題材中最現實、最不引人嚮往的一類──但如果在乎人過於科幻,這小說就很有看頭了。

最初由 H.G.威爾斯寫的《隱形人》分成兩個大段落。前半講一個神秘客入住鄉村旅舍,全身包得密不透風,連頭都纏滿布料,令人想起《守護者》裡古怪的超級英雄羅夏。這個神秘客極力避免與人互動,不得不出面時的躁怒招來眾多抱怨,加上房門內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神祕實驗,讓他在尋常的小村中引人議論紛紛。隨著房錢告罄時不可思議的竊案發生,以及「什麼都沒目擊到」的目擊者越來越多,攤牌的日子終於到來;但村民在混亂拉扯中,除了挨了空虛一頓揍,抓下幾件沒人穿的衣服外,一無所獲。

後半則是逃離小村的隱形人對一位舊識的告白,從他開始隱形實驗講起,直到他不得不逃離懷疑的人群、在城市中流浪,以及他未來打算藉隱形實現的野望。獲悉整個計畫的舊識不願助紂為虐,便聯合了警方和整個社區網路,一舉將隱形人擒殺。

我對前半段的感同身受,還比後半隱形人的自白來得強烈。不用想像自己有隱形能力,只要想像自己打算到一個地方獨自做想做的事,然後就不難理解,隱形人為何面對旅舍的老闆娘、鐘匠,或是任何一個來訪者都會如此憤怒不耐──明明一開始隱形人就跟老闆娘講,請儘量不要打擾,房錢會按時附上,損害都會如悉賠償,但因為隱形人一開始那套奇特裝扮,老闆娘就找盡了理由和機會,想要進房間看看他在幹麼,然後還毫無職業道德地,把房客的舉動當成八卦講遍整個小村,讓更多人找了更多爛理由進去閒聊、亂看,而被打擾後的憤怒更被傳為性格不良,替村民日後的攤牌虛長了一分正當性。

儘管這段子已超過百年,但放在今日仍活靈活現。普遍對特殊的侵擾依舊;即便少數人只是想循其自然,卻仍難見容於普通多數。違反多數的舉止成了一種挑釁,刺傷普通人脆弱的內心。於是在網路上、在新聞裡、在公聽會中,一面面回歸常態的導正大旗便舉了起來,希望有禮地、文雅地除去這些不正常不健康的異數。

那些被驅逐的少數,只好想辦法把危險的部分藏住,隱身正常的世界中──故事後半段隱形人的自白,恰巧描述了這樣的痛苦。為了不被發現,下雪時連毯子都不能披;吃東西要不就偷偷吃,不然就只能把自己包成怪人,然後邊吃邊擔心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嘴巴。沒人看見自己,也意味著沒人在乎會不會傷到自己,別人就算粗野地撞了一下,也只是納悶怎麼好像碰到東西,不會有一句道歉。

隱形人看似能任意進出所有隱私處,其實缺人引領,不能去的地方反而變得更多。就算能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卻也無福享用。且故事中的隱形不是隱形斗篷般的附加能力,而是本質;隱形人不能隨意切換可見與不可見,只能選擇扮成怪人或裸身眾人面前。就像他自白中最沉痛的部分:「要是你不能現身現場,光榮又有何用?……為了隱形我已變成全身裹得密不透風的神秘客,一個纏滿白布、繃帶的拙劣人形仿冒品!」

儘管最初為了掩蓋怪異膚色而隱形,但歷經流放與痛苦,他還是想要重現原貌。然而在小村進行的回復實驗,又被那些可憎的八卦鄉民所中斷。這逼著隱形人走向絕路──他終於發現隱形可以打破人世規範,讓他決心走向權力頂點,用看不見的恐懼來監視、駕馭所有普通人。但當所有普通人一起認真起來,就很少有人鬥得過了;人們小群小群集結,藏好所有糧食資源,放出獵犬搜索他們聞不到的氣味;隱形人雖然透明但非無形,最後還是在眾人一陣亂打中斃命。

這結局和我小時候看的版本不同,雖然那是亂改的,但至少給隱形人留點面子──在那兒童版中,隱形人被警方射殺後,因為還是透明的,所以根本查不出是誰。原作的隱形人下場更悲慘,隨著死亡,身體慢慢恢復原狀,被打爛的胸腔和鮮血慢慢重新浮現;更令我火大的是,那些剛剛還打得痛快的人們,現在居然又有了憐憫之心,喊著該拿條布,蓋住剛剛正是被你們這些人打爛的臉。

※ 本文摘自《超復刻!怪獸點名簿》,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