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出版社的硬派社會實踐──用回收紙板做手工書!
編譯/陳慧敏
用回收紙箱的硬紙板來做書封,這不是矯情的環保點子,而是拉美獨立出版硬派的社會實踐。
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有硬紙板書藏書專區,介紹指出,阿根廷在2001年發生經濟危機,百業蕭條,最早是獨立出版社Eloísa Cartonera,為求生找活路,運用拾荒者從街頭撿拾來的紙板,由藝術家手繪書封,出版大型出版社不願意出版的詩集、小說、散文和繪本,再透過路邊小攤或戶外書展銷售,減少了生產和流通成本,書價低,貼近社會大眾。
這些書西班牙文稱為cartonera,直譯是硬紙板拾荒者,許多獨立出版社紛紛加入,就以cartonera來取名字,匯集成為一股以回收紙板做書封的出版運動,從拉丁美洲,傳散到歐洲、美國和非洲等地,已有超過九十家加入這場運動。
La Cartonera
墨西哥出版社La Cartonera就是在此浪潮下誕生的出版社。
《出版視野》報導,這家出版社是由墨西哥人桑切斯(Nayeli Sánchez)和法國人賀平(Dany Hurpin)創辦,創辦緣起是他們在2007年到阿根廷和祕魯旅行,看到了硬紙板書的出版運動,大受啟發,隔年於墨西哥南方小城庫埃納瓦卡(Cuernavaca)成立獨立出版社。
La Cartonera是小而美的出版社,每年平均出版六本書,已累積出版五十本書,書種涵蓋詩集、小說、戲劇、童書、圖文書和散文集。
桑切斯說,作家會主動投稿給出版社,收到最多的是詩集,詩集內容簡短、摺頁風格(chap-book-style),內容約一百五十頁,特別適合用手工來做書,因為手繪,本本有獨特性,而這些詩集通常找不到傳統出版社願意出版。
La Cartonera儼然是書的小作坊,它由當地藝術家和編輯,組成15個人的團隊,藝術家利用街頭收集來的紙板,手繪書封,偶爾也要協助出版社裝訂,單日可以生產三十冊書。一本書的一刷是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本,出版社會付給作家和藝術家版稅。
La Cartonera的圖書則是透過在地的書展和嘉年華來接觸讀者,只有少部分的書店會進貨陳列。不過,在法國作家和出版人Maurice Nadeau建議和牽線之下,La Cartonera的書在法國巴黎的三家書店上架,被陳列在拉丁美洲和世界文學區。
規模雖小,La Cartonera野心極大,它致力挖掘庫埃納瓦卡的文學脈礦。比如,英國作家勞瑞(Malcolm Lowry)曾於1930和1940年代居住在那裏,他的成名作《在火山下》就以當地為故事背景,因此,出版社就邀請多位作家來談論勞瑞作品,甚至收到勞瑞作品的西班牙文譯者Raúl Ortiz y Ortiz來稿,編出一本新書,這本書相當熱銷,已再版,預計今年十一月將出版第三刷。
硬紙板書的出版革命
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的硬紙板書藏書區指出,這些硬紙板出版社都是小型獨立、非營利的出版社,透過合作、互助經濟的模式來運作。有些出版社是跟拾荒者買回收紙箱,有些是藝術家自己去撿,出版社把拾荒者、作家、編輯和出版商整合成一個圖書的生產體系。
網站說,這些書成本較低,訂價比傳統書價減少三分之一,更友善讀者,同時許多被大出版社拒絕的文學作品,更容易跨越出版門檻,來到大眾面前,有助於圖書產業的民主化,讓文學能夠接觸到每個人,貼近每個地方,出版產業跟讀者深深連結起來。此外,硬紙板書的版稅也較低,有助於跨國流通。
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的硬紙板書收藏
想找硬紙板書出版運動的介紹,在英文資料方面,可以逛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網站的專區。該圖書館是從2006年開始,積極地收藏硬紙板書,並收集圖書目錄和出版社名冊,收錄獨立出版人的影音檔,製作成資料庫。
威斯康辛圖書館的收藏計畫難能可貴,它是透過館員和師生在參加書展和研討會,或赴海外旅遊時,揹回藏書,館員還得逐一聯絡出版社,取得掃描書封面的版權。
此外,專區也可以查詢美國最大的紙板書出版社UW-Madison的資料庫。該出版社累積圖書超過一千兩百冊,代理來自十九個國家,共六十五家出版社作品。
資料來源:
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硬紙板書藏書專區、La Cartonera、《出版視野》、我認為出版不僅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