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宇宙兵器射擊地球並不容易:工程師的科幻小說《軌道之雲》
名為奧齊.坎寧安的老富翁,和僕人孤獨地住在印度洋上的無人島,他設立一座叫做「塞席爾之眼」的個人天文台,日日追逐星空,拍下令人屏息的美麗天文照片,並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下容易被專業人士指出:「你少亂寫一通!」的觀星文章。他是業餘觀星家,但對宇宙滿懷熱情,選擇如此孤絕的場域,不僅是追求別人見不到的蒼穹,更是遠離「專業競爭」,因為:「他拍下美麗絕倫的照片,寫下精采刺激的文章,是要激起那些平常不會欣賞星星的人對太空的興趣。」
近日,他正追逐全球天文迷間的大事──伊朗發射的衛星「信使三號」。在他的天文望眼鏡中,他發現一連串不思議的異相,懷著賺取點閱率和惡作劇心情,他寫下一篇在事後引發全球恐慌的文章:「上帝之杖攻擊國際太空站!」指出信使三號並非單純的衛星,而是一件宇宙武器。他只是在惡作劇,沒想到歪打正著引燃真正的宇宙犯罪。
這正是橫掃日本科幻文學界獎項及評價的《軌道之雲》的故事起點。
《軌道之雲》作者藤井太洋,是日本繼早逝天才伊藤計畫後,唯一奪下科幻獎項三冠王的作家;他是行動力驚人的創作者,也是不按傳統路線出道的獨立出版作家,宛如日本的《羊毛記》作家修豪伊般急速竄起,他用個人身分出版電子書,第一部長篇作品《Gene Mapper》在日本亞馬遜擊敗傳統出版社的經典作品,殺出一條血路,取得年度銷售榜首的佳績。
奧齊.坎寧安是他第二部作品《軌道之雲》中的虛構角色。
奧齊對天文一知半解,但對宇宙的熱愛不輸人,他用想像力,將蒙上一層迷霧的衛星鍍成超級宇宙兵器,造出天文學家嗤之以鼻,但對大眾來講充滿話題的「上帝之杖」。而這層人為的迷霧,更一步步地被藤井太洋塑造出的其他角色,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好奇心給吹開。然而,當「上帝之杖」的假象被揭發,背後卻浮上更恐怖的事實:信使三號附近在一瞬間出現詭異的飛行物體,數量甚至將近上萬。那不是用既有知識就可以解釋的事,在人的肉眼及知識所無法窮盡的「宇宙」,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關於故事的樂趣,就保留在《軌道之雲》中。但這段鋪陳的過程,正隱隱揭露出藤井太洋創作的起點──用充滿想像力的「故事」,引起人們對科學的關注。
他開始創作是因為日本的東北大地震。大震災時,日本部分媒體充斥著針對核能相關知識,似是而非的報導,引起恐慌,藤井太洋十分憂心這會打擊大眾對科學技術的信賴,思索是否能做些什麼,而他找到「寫作」這項答案。他作為軟體工程師,並非有專業背景的科學家,但或許透過故事,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大眾,甚至引發人們對探索科學的興趣。
他的第一部作品《Gene Mapper》與遺傳基因和擴增實境有關,第二部作品《軌道之雲》則援引太空纜索及可載人宇宙工具等元素,後續的短篇創作主題,則攸關時間、量子力學、科技影響的戰爭等。他用小說創作,將難解的科學知識,用充滿趣味和懸疑的故事包裝,引出讀者的好奇,再創造不同領域專業的角色,盡力寫實地揭露科學的迷思,一同解決面前難題。
一場可能真實發生的宇宙犯罪預言:《軌道之雲》
《軌道之雲》二〇一四年出版,但藤井太洋將故事舞台設定在二〇二〇年,作品以想像中的科技工具:太空纜索作為主軸,描寫關於大型宇宙犯罪的故事。但在我們的現實中,其實已經有相關科技的存在。二〇一六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便利用這項科技,計劃清掃遍布在宇宙的太空垃圾,讓這些垃圾可以墜入大氣層後摩擦燒毀,儘管事後失敗,但這項開發已經進到實用階段。如日本評論家大森望所述:「比起以宇宙為舞台的冒險電影《地心引力》、《絕地救援》、《火星任務》等,《軌道之雲》可說是更貼近現實。」
除了科技的真實性,這部作品的寫實性,也建立在對登場人物各自專長的生動描寫上。士農工商,各司其職──的《軌道之雲》的主角數位,其中包含:經營觀星網站的木村和海,而有著一頭橘色爆炸頭的夥伴沼田明利,則是天才資訊工程師和超級駭客。日本JAXA的職員關口,則是隨機應變能力高強的語言天才,他的同事黑崎是專長在航太領域的前輩。
伊朗科學家賈姆漢德,則是航太太空工程學副教授,他在一個連網路都沒有的環境中,靠著腦與手,創造出劃時代的嶄新科技;另外,還有CIA的探員克莉絲、開發網路轉帳系統並如今涉及太空開發的富豪羅尼.史馬克、以及其愛女記者茱蒂──這些人正是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從複數視角分別遭遇不同事件,為讀者一片片地拼上拼圖,讓故事的真相和全貌逐漸浮上水面,一同解開奧齊.坎寧安觀察到的天文異相及背後的陰謀。
科幻小說與職業小說與真實知識:《軌道之雲》
但既然有專業知識作背景,最初難免會對陌生術語不知所措,如日本SF大獎評審委員篠田節子說過:「如果被問到『妳在讀的時候,有好好讀懂作中的科技原理嗎?』,我大概只能低頭老實道歉。」但透過藤井太洋鮮活敘述,她也說過:「就像大量運用圖片說明原理的科學解說節目一樣。」
不過,雖然在日本皆用「科幻小說」評論此作,將焦點放在其中的科學性,但作家藤井太洋本人也有不同想法,他在〈達文西NEWS〉談到:「這部小說的登場人物,以主人公木村和海為首,大家都不是受到『正義感』的驅使,而是忠於自己專業,這才是他們的動機。這麼說起來,這部小說其實算是『職業小說』。」
乍看是知識性扎實的科幻小說,換一個角度切入便是一部「職業小說」;而描寫著解開巨大陰謀的歷程,從別的方向來看,正是這些職業人士的日常呢!藤井太洋或許正是想從艱困嚴密的專業中抓出故事的靈光,喚起我們對此的關注。《軌道之雲》也用紮實的知識告訴我們,電影中常出現的巨大宇宙武器攻擊地球的事件其實並不實際,但以現實中可實現的技術對戰還是可以很精采,想懂得更多?那就讓我們來讀科幻小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