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Knowing提供

金鐘最佳新人陳妤:我想成為能帶給人們夢想的表演者!

文/何渝婷

不知為何這個女孩身上散發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樣貌,清澈的大眼透露著對表演的熱情及主見,陳妤曾經說過,她認為每個人都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樣貌和特質,並且堅持下,否則可能會失去自我⋯⋯

圖片:Knowing提供

 

我想成為能帶給人們夢想的表演者!
「無聊女子但偶爾還是有點酷」這是陳妤的粉絲專頁上的簡介,短短一句話道出了這
個女孩的直率與簡單。

植劇場系列戲劇開播後打頭陣的《戀愛沙塵暴》,劇情很平凡、很簡單,卻寫實得嚇
人,讓觀者在看的時候不禁想:「對!這就是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從基底的家庭分支
出去不同年齡層的生活圈,讓每個人從劇情、角色中彷彿看見了生活中的自己,心有戚戚
焉後,進而反思自己的人生。

沒有太刻意,就是順其自然

踏入戲劇圈其實算是個意外,高中讀自然組的陳妤對化學很有興趣,當時希望未來可以做煙火,因為想給人「作夢」的感覺,當煙火綻放的同時,你會感覺你的心情也在綻放,夢想也能開花結果。但計畫趕不上變化,因為填志願而意外進入戲劇系的陳妤,在大一時遇上啟蒙老師徐堰鈴老師,從懵懵懂懂到慢慢找到方向,她發現,她不僅對表演有熱情,還能從表演中獲得自信,所以在大三那年剛好看到QPlace在徵選,就去報名了。

其實當時的陳妤,並沒有想那麼清楚自己要走電視圈、電影圈還是劇場圈,只知道一個目標就是要當一位「表演者」。徵選上之後的密集訓練,讓陳妤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一位演員,也讓她確定自己永遠不會離開劇場。

受訓的過程甘之如飴

密集受訓的時光讓陳妤明顯感受到過程中得到的勇氣和自信,大三時因為不太知道自己能不能當演員而感到徬徨,但在QPlace和其他一同受訓的學員們一起上課、一起談論自己的未來和想法,明明下課時間是十點,但大家往往都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超過十二點,那段時間陳妤強烈感覺到有一群夥伴在支撐著自己往這個方向前進,有著一群一起往前的牽絆,知道大家都是為了共同的夢想努力,那種感覺很踏實,也讓她相信自己真的做得到!

他們是我的夥伴,不是競爭對手

以前在學校徵選一個角色時,某一個同學徵選上了,自己難免不了會在心裡說:「可惡,我應該可以做得比他更好!」但很神奇的是,對於24位未來星,陳妤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或許老師在挑人的時候真的有他獨到的眼光吧!」陳妤說,讓她感覺每一個人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也無法被取代,所以當其中一個人徵選上戲劇中某一個角色時,陳妤當下的感覺是:「天啊!還有誰比他更適合?」受訓的那段時光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革命情感,「他們都是共同為夢想努力的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我們是一群很幸運的新人

陳妤覺得不管是從哪個領域出來的新人,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走到現在,如果硬要說其中的差別,或許是「資源」,「我們碰到了一位很有想法又很敢嘗試的老師,他做了很多突破,帶領著新人們往前走,而他也很不吝嗇給予我們資源。」陳妤說。

QPlace的受訓過程循序漸進,分為幾個階段,分別是認識自己的身體、去演繹一種選擇以及京劇的呈現。表演最基礎的就是肢體的開發還有如何呼吸,身體就是演員的工具,要把工具磨好才能成為表演的助力;除了認識自己的身體,也要懂得接收對方的情緒,並且從一堂現代舞課當中學習到「觀察」與「感受」,就像是演對手戲的兩個人,如果各演各的,觀者不會感受到兩個人的火花和情緒,作為表演者,除了知道如何呈現自己的肢體,也要透過觀察去接收對方的情緒。

最讓陳妤印象深刻的就是學習京劇,因為京劇是非常寫意的,越寫意的東西就越要把它做得精準,觀眾才看得懂表演者要表達的意思,在這方面,他們花了非常多功夫去討論如何呈現。
(本篇未完…….)

陳妤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xplorerYu/

 

《就想演戲:24位植劇場新秀的第一幕好戲》

王小棣導演、王明台導演、阿Ken、Knowing媒體總編楊方儒與植劇場小Q,熱情推薦!

******************************************************
贊助《就想演戲》新媒體獨立出版計畫,就有機會與小Q近距離見面

圖片:Knowing提供

領先華人世界的新媒體獨立出版計畫!
24位充滿夢想的新生代植劇場小Q演員,正對台灣遲滯的影視音產業與流行文化場域,創造改變的正能量。
|| 演員對談實體講座|| Knowing & Readmoo共同合辦||
※索票方式,請見《就想演戲》 flyingV 獨立出版計畫※

►►►flyingV 贊助計畫

******************************************************
※ 本文摘自《就想演戲》,Readmoo獨家上市》搶先版只要99元!►►►,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