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是因為身體周圍有滿滿的人,都會消耗內向者大量的精力
文/瑪蒂.蘭妮
那個房間人潮像大海。喧鬧的聲音幾乎要震破我的耳膜。我掃視了一遍那個房間,想要尋找一個安全的角落。我的胃開始痙攣,呼吸變得急促,我想要逃避。我的丈夫麥可卻看見了他想要打招呼的朋友。他很興奮,他喜愛聚會。他穿過擁擠的人群,一路上都在微笑、點頭。我徑直走向洗手間,待在那裡,欣賞著壁紙、手巾和肥皂,我真的很喜歡設備完善的洗手間。我開始放鬆,我的胃也開始放鬆,我的呼吸恢復正常。
過了一會兒,我覺得可以離開洗手間這避難所了。我發現麥可在人群中,我悄悄地溜到他的身邊,他遞給我一杯百事可樂。我和人們閒聊,愉快地聽著他們談天,大笑和談話真是有趣。一旦我又感到那熟悉的、想要撤退的感覺,我便再次回到洗手間。
偶爾,我也會遇見潛藏在洗手間的其他人。我們認出了對方,並笑了笑。我知道她在計算她離開宴會場且又不會表現得失禮的時間還有多久。大家正在共進晚餐,然後是甜點。我吃了兩口梅爾巴桃子冰淇淋(Peach Melba),轉向麥可悄悄地說:「我想在五分鐘後離開。」這已經是我在聚會上夠好的表現了。
而且,不管你信不信,即便是這種水準的應對能力,也是我花了好多年的時間才學會的。我喜愛社交聚會——我也去了——只要我知道我可以很快就離開。如果我知道我很快就可以回家鑽進我的睡衣褲,享受臥室的平靜與寧靜,我就能夠忍受社交聚會上讓人不舒服的感覺以及精力的消耗。事實上,我發現我對內向的性格越是瞭解,我就越容易應對社交活動。
我接觸過的許多性格內向者,有的是我的諮商者,有的是為寫這本書而去採訪過的人,他們都覺得即便自己喜歡與人們在一起,但在社交活動時也會感到很不舒服。實際上,許多人對我所描述的「藏到洗手間去」的做法都表示認同,並笑著問:「噢,你也是這樣的嗎?」
我的諮商者愛蜜莉在一個星期一的早晨走進了我的辦公室,她從我面前經過,把自己癱倒在滑輪沙發椅。「我得了社交綜合症了。」她笑著說,「這個週末我參加了兩次聚會,而且我玩得很開心,但是我變得筋疲力盡。為什麼我會感到如此的疲憊呢?」
大多數性格內向者都有很好的人際交往技能,並且都與朋友和家人享有良好的關係。事實上,許多人還因職業的需要與很多的人接觸,就像我一樣。那麼,為什麼社交聚會常常使他們感到焦慮和疲憊不堪呢?
問題的答案就在於,在人群中的社交活動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首先,準備外出要耗費精力,因為性格內向者往往要事先做好考慮,並設想之後的情況對他們來說會怎樣,以致活動結束時他們將會感到疲倦、不舒服或焦慮。第二,大多數性格內向者需要逐步融入到社交情境之中,以便適應社交活動上的各種刺激。喧鬧聲、燈光、音樂、陌生的面孔、熟悉的面孔、吃東西、喝飲料、各式各樣的氣味——所有的一切都使大腦超負荷運轉。最後,僅僅是身體周圍滿滿的人,朋友或仇敵,都會消耗性格內向者大量的精力。
敏捷的對答 VS. 認真地交談
大多數社交聚會上的交談方式是為性格外向者安排的,這可以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刺激。但這與性格內向者的天性相違背,而且是非常的苛求。閒談通常集中在近期的新聞、天氣和運動這些話題;這種談話音量很高、大家爭著發言,而且節奏很快。人們通常站著談話;他們表情豐富,眼神直接交流。他們自發地說話,彼此隨意打斷左右的發言,並問大量很個人隱私的問題。跟不上這些閒談的人們通常看起來或感覺起來頗尷尬的。他們雖然沒有被趕出聚會,但實際上已經被這個群體給忽視了。
性格內向者可以藉由與人一對一地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而感到很有活力,而且他們可以透過複雜的討論,彼此都認真地思考對方的觀點,從而獲得充沛的精力。我認為這種交談是有創造力的交談,因為它可以不停地產生新觀點。這種發展性的談話節奏對性格內向者來說比較合適,因為他們可以坐著慢慢地談。(站著似乎需要更多的精力,並會增加暴露自己的感覺。)他們也可以聽得比說得多,在進入談話前先停頓一下,並且較少被干擾。他們可以眼睛看著其他地方(如果他們想要減少刺激)而不會失去與對方的聯繫。微笑不是很重要,讓人尷尬的個人問題也不再是個問題(他們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而且他們不會覺得自己似乎得到太多或太少的關注。
在一對一的交流中,他們更有可能被請求發表意見。而且,如果一個性格內向者沒有任何序言就開始評論某個問題,對方通常可以請他發表更進一步的觀點。如果發生了討厭的「腦袋打結」情況,你還可以當作沒什麼地說:「啊,我想說的事情從我的腦中跑掉了。」也因此,當說到使性格內向者發生社交困難的問題時,不難理解為什麼大多數人,甚至是大多數的性格內向者,會將它和害羞混淆。
去或不去,這是個問題
性格內向者經常為了要去或不去參加某次社交聚會而發生嚴重的拉鋸。我們滿腦子都是我們應該做什麼,而忘了考慮我們想做什麼。很顯然,在某些場合,我們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例如,某些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家庭聚會,或你最好的朋友的婚禮。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擇。
儘管大多數關於害羞的書都建議,你不需要參加接踵而來的每一次活動。但在另一方面,如果你逃避全部的活動,最終你會覺得自己被孤立。而且,你會認為自己是個害怕參加社交活動的人,更不用說你會錯過多少美妙的時光了。
生活中大多數的事情都有折衷的辦法,通常那也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學著對即將來臨的社交活動問自己一些具體的問題,可以幫助你全面地思考你是否應該去。可以用幾天的時間來保持中立的態度,這意味著你有兩個很好的選擇。對你自己說:「到星期三,我將決定是否要去,並告訴漢娜我的想法。」如果你不去參加,你可能會後悔,但那也沒有關係,這並不意味著你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如果你練習給自己一些選擇,你會開始發現有的時候你的確想去。
有時,可以同意你自己擴大一些社交活動,鍛練一下自己的社交能力。例如,如果那種社交場合對你或你伴侶的職業生涯很重要,可以考慮參加一會兒。與你應該見面的人,比如說與你的老闆談談話,然後再離開。淺嘗輒止是非常容易接受的選擇。如果你發現自己玩得很開心,你待的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
得體的拒絕
得體的關鍵在於不要尖刻。
───柯琳.卡妮(Colleen Carney)
性格內向者經常因為不想出席某種社交場合而感到內疚或困窘。結果,當他們拒絕邀請時,即便他們非常在意對方的邀請,也可能回應得非常草率、不客氣或不在意。有時候,他們試圖用不予答覆而避免說「不」。這反而使問題變得更糟。
學習得體地說「不」,這對大家都有益無害,可以使男主人和女主人都不會覺得受到冷淡對待。合適的做法是:對他們的邀請表示感謝,如果你真的願意,可以表明很樂意接到他們的再次邀請。
記著,必要的時候,說個小小的謊也是可以的。許多性格內向者傾向一絲不苟地展現自己的誠實,但這並非總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例如,如果你在拒絕參加某個聚會的邀請時說:「我沒有精力參加。」邀請你的男主人或女主人肯定會多心了。正如珍.奧斯汀指出的,在社會上生活,意味著我們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不時地加點「潤滑油」。否則,關係就僵住了。
以下是一些簡單但得體的說「不」的方式:
「我非常高興你能想到要邀請我。遺憾的是,我去不了。」(你不一定總是要給出一個原因。)
「我真的希望我們能參加你們的聚會,但是我們那天已經有安排了。非常感謝你的邀請。」
「噢,親愛的,我們那天不能來參加,但是我們非常願意參加下一次。」
「非常感謝你的邀請。我們只能待一會兒,因為我們還得去另外一個地方,但是我們不想錯過這次與你見面的機會。需要我們帶什麼東西過去嗎?」
※ 本文摘自《內向心理學【25週年暢銷經典版】》,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