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ixabay

每一條半徑,或長或短都能畫成一個圓

文/米米(迷路媽)

暑假前,DD學校有一場話劇表演,話劇社老師請DD扮演「頑皮搞怪大野狼」(老木覺得根本是真人真事搬上螢幕。)

對DD來說,那些台詞背得有些吃力,於是他跑去跟老師說:「老師老師,可是我有口吃耶!那我可不可以演一隻有口吃的大野狼啊?」

老師覺得他的想法很可愛,鼓勵他:「我覺得你是因為太緊張了,那我們來試試看演一隻不口吃的大野狼好嗎?我來幫你想辦法。」於是細心地替他精簡了台詞,陪著他練習。

DD回家後跟我說:「反正我已經會演口吃的大野狼了,所以今天起我要來練習演一隻不口吃的大野狼喔!」

後來演出很順利,DD藉由這次站上舞台,在全校師生、家長前演出的經驗裡,獲得了勇氣與自信,也終於相信自己是辦得到的。

這就是適性教育,一個好老師,不會執意要求每個孩子都得在同一個標準下完美演出,他會仔細衡量每個孩子的能力半徑,無論那條半徑是長是短,只要孩子能以自己的尺度畫出一個圓,或大或小都是好事,大人都要練習著欣賞階段性的圓滿。

慢慢的、慢慢的,孩子的能力半徑會長大,圓,也跟著無限擴大。

重點是,不要一開始就否定那條能力半徑的長度,孩子才有可能畫出一個「圓」 ,也才有機會把小圓滿變成大圓滿。

天生一百分的孩子

放學的時候DD在電梯裡跟我說:「哈哈,米米,我今天注音只考四十五分,好爛喔!哈哈哈哈!」

看著他那麼頑皮、那麼天然呆又無厘頭的笑臉,我說:「好棒喔,那表示你會了百分之四十五耶!也表示你還有好大的進步空間,以後的每一天你都可以享受比別人多一點點的成就感喔!」

哪知回頭才發現電梯裡的旁人,早已露出頭上三條線的神情。

心裡八成想著:「這小孩功課也太爛了,才小一就考不及格?」

看來四十五分是個會激怒大多數媽媽的數字,不過老木本來就不是個正常的老木,四十五分不但不會激怒我,反而能激發出全新的教學靈感。

分數正如一只水瓶上的刻度,是一份科學依據,好讓家長清楚知道這只瓶子裡還得添進多少水量,實在沒必要為了這麼理性的數據而失去理性。我們得先花上時間了解孩子懂了哪些、又不懂哪些,然後分析出他們懂與不懂的原因。好比有些孩子的障礙在於記憶注音字形、有些孩子的困難在於拼音或四聲認知,最後,再依照他們的個性或學習習性,調配出適合體質的藥方。

當然,無論是哪一帖方子,「鼓勵」都是萬用藥引子。

針對爆走DD因為覺得注音很無趣而產生敷衍的狀況(消極抵抗),老木花了一整晚構思出一套好玩的遊戲,打算讓DD一路玩到懂。

很感謝宇宙沒有指派天生一百分的孩子給我,一定是因為祂知道我向來對簡單的事興趣缺缺,困難度越高的孩子,帶著他們破關之後的快樂越多;看著孩子們因為學會而快樂,那才是身為媽媽最快樂的時刻。到了那一刻,我們一共能獲得二百分,其中的一百分是孩子學懂了,另外那一百分要獻給大手牽小手的革命情感。

※ 本文摘自《放了牛,他們自己會吃草》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