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囝仔過年】初四:半夜摸黑拜天公!
Photo Credit: 鄭宗弦

【2018,囝仔過年】初四:半夜摸黑拜天公!

文/鄭宗弦

天公就是道教中的玉皇大帝,但每到正月初九這一天,就會有人說起天公已經換成關公的說法,讓人不禁聯想起彌勒佛將要降生,成為未來佛,此一傳說的翻版。

難道神佛也有世代交替嗎?

這一天很特別,因為平常初一十五拜土地公、地基主,或是除夕祭祖都是在白天拜拜,難得像拜天公這樣,在晚上拜拜。

初八的晚上十一點,也就是初九的第一個時辰子時,就要祭拜天公了

在那之前要在門口之外擺上香案,放上香燭、牲禮、紅龜粿、紅牽仔、紅圓仔、發粿、麵線等祭品,講究的人家還擺上麵豬麵羊。然後全家一同向天祭拜,恭賀天公生日並祈福。

紅龜粿上印有一隻龜,象徵了長壽。紅牽仔上印了一串銅錢,寓意著財富。紅圓仔是團圓的含意,但它並非紅色的湯圓,而是做成具象的,女性乳房的造型,在沒有奶粉可餵養孩子的古代,有祝願新媽媽奶水飽滿的美意。

它們和另一個象徵長壽的紅桃仔,同為常見的祭品。傳統上都是以糯米粉做成的,作法有兩種:

一是用生的糯米粉調水做成糯米團,包裹紅豆沙、花生糖或鹹菜脯,然後放進粿磨壓印後塗上紅番仔染,再進蒸籠去蒸熟。

二是將炒熟的糯米碾成粉,調和糖水揉成「鳳片糕」,不包餡料,直接印模子塗紅番仔染。

不論哪一種,最後都再上一層花生油,避免彼此沾黏,也增添光澤和香氣。

▶▶橫掃各大青少年小說獎的鄭宗弦作品陪你過年!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我們去廟裡走走吧!

  1. 香爐不僅供信眾豎香祭祀,還盛載了代表信仰、族群繁衍等文化傳承的香火
  2. 如果遇到不能燒化金紙的宮廟該怎麼辦?可以帶回家燒嗎?
  3. 諸君所見,皆非名勝古蹟,而是超現實但日常的街景。專訪《寄生之廟》作者賴伯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