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從前壞學生和如今好孩子都愛做的事
Photo Credit: Pexels

【一週E書】從前壞學生和如今好孩子都愛做的事

文/犁客

古早之前的某個年代,讀武俠小說是壞學生做的事。或者,是好學生會做的壞事

所謂「壞學生做的事」,指的大抵是壞學生在翹課時或放學後會到租書店,在那些陰陰暗暗的書架當中找那些學校老師不准大家讀的書:可能是漫畫,可能是情色小說,也可能是武俠小說。

所謂「好學生做的壞事」,指的大抵是好學生在上課時或下課後把頭低下,從抽屜裡偷偷摸摸地抽出那種學校老師不准大家帶的書:可能是漫畫,可能是情色小說,也可能是武俠小說。

當時是武俠小說的黃金年代,有的劇情亂七八糟,以現今的眼光審度會覺得作者為了連載胡亂硬拗,有的倒真的充滿想像力而且每個轉折入情入理,把明明和神話差不多的誇張情節講得煞有介事。

不管劣作佳作,當年大家都讀得很開心;娛樂不多,閱讀是其中非常好的選擇。不過,不但劣作難以留存至今,就連很多佳作也不見得活得下來。眾多武林記述中,最特別的,當屬金庸

金庸的文字漂亮,敘事精準(前幾本其實不算太好,不過和別人比已是強手),而且更要緊的是,金庸其實十分明白如何從不同故事擷取元素,並將其完全轉化為自己創作的材料──從少林、武當之類常見的門派設定,到「桃谷六仙」等等角色設定(原型出自還珠樓主的作品),金庸都做了巧妙的再造,甚至還有更厲害的──《倚天屠龍記》裡頭張翠山、殷素素和金毛獅王謝遜在冰火島那段,其實整個是從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經典作品《海狼》的後半部搬來的!

當然,光是東抄西挪,不可能有今日的成績──金庸作品先是報上連載,再是集結成冊,在國民黨和共產黨政權中前後因不同的愚蠢理由被禁、解禁,他自己做了一修二修,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遊戲⋯⋯在眾多武俠名家逐漸凋零的時代,金庸作品仍然以不同面貌繼續接觸新讀者,顯見作品的創作底氣十足。

不過,也因如此,現今閱聽大眾初識金庸作品,很可能來自戲劇或者遊戲,並非金庸文采極佳的原著;而現今師長大多也覺得讀金庸不壞,甚至有人覺得能對中文學習有幫助。

金庸,已經變成好學生會做的好事了。

其實不管時代怎麼看待「讀武俠小說」這回事,追根究柢,「讀武俠小說」就是件開心的事。是故,從前的壞學生、如今的好孩子,以及電影迷電視迷遊戲迷漫畫迷中文迷歷史迷與小說迷,都會很開心地聽到這個消息。

金庸武俠小說,電子書正式上架。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每週電子書最新訊息:

  1. 【一週E書】長輩教誨時分,讓我們發揮學生時代上課讀閒書的精神吧!
  2. 【一週E書】從「圖書統一定價制」到2018台北國際書展
  3. 【一週E書】面對超級好看、但是難帶難收的厚書出版,我的心好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