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楓樹林

1830年,一隻被捉住的河童在契約書上按下了手印, 保證不再傷害任何動物與人…..

文/讓.巴普蒂斯特.德.帕納菲厄

因紐特人認為白熊基本就是人,因為,與人類一樣,牠們以海豹為食且能直立行走。殺死一隻白熊時,獵人們同時會送牠一些禮物,比如一根魚叉、一些肉或者鞋子,以此來驅散仇恨。在他們的民間故事與神話中,人會變身為熊,熊則會變身為人。比利牛斯山地區、北美地區、喜馬拉雅山地區,總之只要是人與熊一同生活的地區,也有與之相似的傳說。這些故事能讓人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相近的關係。以熊為例,這種相近性很明顯,因為熊可以直立身體,只用兩腳行走,雖然很笨拙。當然也有其他與人更相似的動物。

幾個世紀以來,日本農民們都很熟悉一種叫作河童的人形動物。牠身材如孩子一般高,碧綠的鱗皮,烏龜嘴,背上還有一個殼。牠的手和腳是蹼一樣的,就像青蛙。牠的頭頂沒有頭髮,稍稍凹下去,形成了一個總是溼漉漉的水窪。當牠在陸地上冒險時,這小小的水窪對牠而言十分重要,因為牠通常生活在湖泊與河流中。河童被看作一種狡猾而無恥的動物,有時甚至是陰險可怕的,牠會攻擊人類,將受害者拖至水底然後吃掉。牠力氣很大,甚至可以溺死過河的馬與牛。日本人知道怎樣抓捕牠(例如可以用黃瓜當誘餌)。

1830年,一隻被捉住的河童在契約書上按下了手印,保證不再傷害任何動物與人,以此換得自己的自由。河內村的村民們非常小心地保存下了這份文件。由此可見,河童的能力遠遠勝於其他動物,牠能夠辨理。日本的河流中還住著一種大鯢(Andrias japonicus1)。1726年,博物學家約翰•雅各布•舒施澤描寫了一塊叫作「homo diluvia testis」的化石,即「大洪水見證人」。幾年後,居維葉在這塊化石中確認了大鯢的遺骸,他給牠取名為「Andrias scheuchzeri2」。河童與大鯢是否有關聯呢?

艾蒂安•德•弗拉古在其所列的馬達加斯加動物清單中,描述了名為「特雷特-特雷特」或者「特拉特拉特拉特拉」的動物,這是一種四足獸,「身材有兩歲小牛那般大,圓腦袋,人臉,前後腳像猿。毛微捲,短尾巴,耳朵則像人耳」。弗拉古覺得牠的樣子和安德雷•戴維曾經描寫的人面虎身獸很像。馬達加斯加從來就沒有猿,但是有很多狐猴,而且種類繁多,牠們倒是長得有點像猿。可以想像「特拉特拉特拉特拉」是一種巨型狐猴,是古生物學家曾經描述的某種古生物的後代,比如古大狐猴,牠比大猩猩還要高大。而牠的臉則比現存的狐猴的臉要平。另一種相近的動物,古原狐猴,留下了一些帶有切割痕跡的骨頭,大約有2300年的歷史。有一種巨型狐猴很可能與象鳥一樣一直活到了18世紀,應該會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牠還未完全滅絕。馬達加斯加人把牠叫作比比•馬阿嘎嘎,意為「奇特的動物」,或者比比•桑婆拿,意為「怪物」。牠會不會是馬達加斯加的雪怪呢?

1830年,一隻被捉住的河童在契約書上按下了手印,
保證不再傷害任何動物與人,以此換得自己的自由。

En 1830, un kappa capturé signa de son empreinte
un contrat garantissant qu’en échange de sa liberté, il ne toucherait plus ni un animal ni un humain.

※5/13前,《博物學家的神祕動物圖鑑》Readmoo電子書只要紙本價56折,立即前往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