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Hajime NAKANO

他們的社經地位不高,平常未必受人尊重,但是他們救人時會衝到最前面。

口述/王小傑;整理/吳莫莉

作為社會線的記者,工作的現場就是犯罪或者災難現場,那是社會上最黑暗心碎的地方,我卻會在那裡,看到滿滿的善意。

跑災難現場時,不分媒體,大家都會拉對方一把。颱風、山崩、土石流的採訪現場,沒有互相幫忙,根本不可能完成工作。

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採訪受困的登山客,必須越過溪流去營救,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溪水的力量,沖得又急又快,無論是記者、村民、救難隊,都緊緊抓著彼此的手。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哪。

至於犯罪現場,有些人覺得殘酷、黑暗,但我總是會在罪犯的眼睛裡,看到善念。我跑社會新聞十八年了,壞人如果講謊話,是看得出來的,他們會停頓、遲疑,那些停頓表示他知道自己是錯的,是很不好意思的,他們並沒有完全被罪惡蒙蔽。我從來沒有看過毫不羞愧的罪犯,他們心中多少都存著一絲絲善念。

這次花蓮大地震,則讓我看到最大的善良。當晚我很快就到現場,準備採訪。當時雲翠大樓還沒倒,只是微微傾斜,根本不覺得恐怖。記者們發完新聞,就在旁邊的公園休息、聊天,後來越看越不對,房子好像更斜了,原本被壓住的汽車,越壓越扁。我們馬上往外跑逃命,但是消防員卻往裡面衝,那跟逃命完全是反方向,他們衝往最危險的地方,唯一的心念就是救人。

衝進去的消防員裡面,有很多是義消,他們的社經地位不高,平常未必受人尊重,但是他們很尊重自己,在救人的時候,也永遠衝到最前面。有些義消可能是小時候被救過,有報恩的心情;但有更多義消只是想讓現場受苦的人脫離痛苦。

坦白說,我在現場是感到恐懼的,餘震不斷,房子越來越斜,我好想回家,是我的工作逼我不得不留在現場。但義消完全是自願來這裡。我很難想像消防員在傾斜的房子裡怎麼救人,那不是我們熟悉的水平,半規管會受到影響,很多人邊救邊吐,卻沒有一個人離開。

救難現場的義消真的很讓人感動。他們沒有拿一毛錢,頂多只有保險、自強活動。有時候他們會開玩笑說:「當下都不怕,全部是後怕啦!下次不要進去了!」可是一到災難現場,熱血魂燃燒,馬上就往裡面衝。

我認識一個開怪手的義消,平常的工作是挖水溝、挖工地,常常開怪手開到一半放下賺錢的工作,跑去救火,救的火比賺的錢多。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是我能為社會做的。如果每個人都能為社會多做一點,社會就會更美好。」

義消的善良也改變了我。媒體環境一直在改變,衝現場的記者越來越少,還有人會說些酸話,可是我一到現場看到義消朋友,覺得他們都不累了,我在累什麼!

我在最黑暗毀壞的地方,感受到很多很多溫暖。如果問我:「善良是什麼?」在他們身上我學會的善良是「捨己為人」,犧牲自己的時間與金錢,幫助別人。而冷漠,是這個社會最大的致命傷。

本文介紹:
善意之書:日常行為就能改變生命及世界》。本書作者/班奈黛特.羅素;譯者/李亭穎;出版社/小貓流文化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人間有愛
  2. 災難後安心服務【圖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