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cott Maxwell

希望世界和平?先善待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

文/班奈黛特.羅素;譯/李亭穎

善意可解決武力所不能。
普布里烏斯 ·西魯斯(PUBLILIUS SYRUS)

大家都希望世界和平,沒有人喜歡爆炸或戰亂逃命的新聞畫面。浪費在打仗的錢,不如拿來改善教育、環保和健保,花在任何事情上,都比花在殺人的子彈和炸彈上值得。

可是戰爭好像永無止息,甚至被合理化為人類行為,我們無奈接受,還要隨時做好自身防禦。

一定要這樣嗎?我不相信。

和平其實可以從個人開始實踐。我們可以想像不同的行為選擇,並且改善自己的行為。我知道說起來容易,我也知道,遇到討厭的人,或被得罪的時候,我們最想做的事就是拿派砸他(或更糟)。但是,我們如果能善待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就是促成和平最有力的開端。

要如何付諸行動呢?如果有人的發言冒犯你,或跟你的價值完全相反,怎麼辦?要如何在壓力下心平氣和?

至少,大聲叫罵是絕對沒辦法說服他人的。

你有一百萬個理由生氣,但真想有點進展的話,想想其他辦法吧。

也許你是錯的?

在準備跟意見不同的人開始一段「不舒服」的談話之前,先想想:說不定你才是錯的。

說不定你長久以來的想法,需要被挑戰了;說不定你們可以彼此學習;說不定這個不舒服的感覺,是因為你知道對方將扭轉你的價值判斷;說不定你也可能會開始改變對方的想法,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看事情。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是不是都比完全聽不進去對方的話,甚至對罵來得和諧?

就算你很生氣,還是要保持希望,情況會改善的,而且你可以搶先採取行動,展開對話。

學習傾聽,不要以為對方講的都是廢話

不要大吼大叫。如果想改變他人的想法,大吼大叫一點用也沒有。告訴他錯了也沒有用的,他會開始替自己辯解。

記得,要溫柔、友善、中立,這樣比較可能展開有建設性且有趣的對話。如果你能尊重對方所說的話,對方也比較可能傾聽你的想法。

不要只是安靜的等著對方閉嘴輪你講話,一定要積極的傾聽。留意自己是不是正在找機會否定他說的話。如果聽得不完整,你可能會漏掉了可學習之處。

不要先入為主的認定對方講的都是廢話,說不定你會學到重要或有價值的一課。

承認錯誤的人,才是最堅強的

如果對方說了你認為不妥的話,或者不好的行為,你可以善意的挑戰他。讓他們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並引導他們看些有用的資訊,輕鬆地說:「有一篇有趣的報導/表演/紀錄片,你應該會喜歡喔!」如果他們反問你問題,而你答不出來,趕快去找答案。充足自己的知識,好隨時對他人做出好的回應。

善意待人,並不表示你得消極的忍受對方的惡行,相反地,是讓我們更有效率的挑戰惡意。當然,如果有人挑戰你,記得傾聽,想想他們所說的話,試著從他們的角度看事情。

接受自己的錯誤並不容易,我們都會犯錯;肯承認錯誤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

與你意見不同的人,跟你可能有共通點

與你意見不合的人,跟你有哪些共通點?他們所說的話,有沒有哪一點是你認同或熟悉的?有的話,就大方地告訴他們。

如果他們表達痛苦或怒意,善意地讓他們知道你了解。

如果他們很難過或很生氣,跟他們分享你曾經經歷過的類似狀況。

起爭執時,無論對錯,先道歉

如果不得已起了爭執,先道歉,就算不是你的錯。你可以自己先扮演和事佬,同時回頭想想爭執是怎麼開始的,導火線到底是什麼?從這邊開始討論,會比較有趣,雙方也可以學到很多。

爭執後,學習說謝謝

認可並感謝對方挑戰你的勇氣。也要認可自己挑戰對方的勇氣。

知道何時結束對話

無法認同對方也沒關係。只要簡單說:「我跟你看法不同,但謝謝你的分享。」

支持世界和平的速成練習

做一個清單,列出支持和平的組織、團體或個人。他們可能正在做很重要的討論,或積極地進行和平推廣活動。訂購他們的電子報,將這些和平工作者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自我教育

我們可從彼此身上學到的太多了。如今的溝通工具,可以讓彼此的連結更加緊密,這是優點也是挑戰。我們越了解彼此,就越能減少衝突。試著透過談話、閱讀和傾聽,來了解其他文化。

支持和平公義活動

透過捐款、擔任志工或募款等方式,表達支持。如果沒有錢,或沒有時間,也可以簽名聯署,或用資訊分享的方式,支持被迫害者,或戰亂受害者。

本文介紹:
善意之書:日常行為就能改變生命及世界》。本書作者/班奈黛特.羅素;譯者/李亭穎;出版社/小貓流文化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所有的裂痕,都能照進陽光:包容的智慧
  2. 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