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性時差」讓我們變胖?
文╱陸子鈞
每逢假日,你就會睡得比平時晚,作息差異很大嗎?小心這樣的「社會性時差」會打亂你正常的生理時鐘,使你體重過重。
「社會性時差」(social jetlag)是指我們的正常睡眠時間和上課或工作的時間不同。以週末假日來說,我們普遍會較平日還晚個幾小時起床,直到週一來臨,我們才又回復早起。假日和平日的作息差異,已經讓體內的生理時鐘像是穿梭在不同時區之間。
「社會性時差」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嗎?當我們的生活模式和正常生理時鐘牴觸,會傾向抽菸、飲酒還有喝大量咖啡來維持清醒。
德國慕尼黑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的生理時鐘專家羅納保(Till Roenneberg)和研究團隊,在網路上收集了上萬筆睡眠狀況和其他行為的問卷,想看看睡眠時數如何在工作天及假日間補償。從收集到的資料,研究團隊還建立了一套數學模型,能找出年齡、性別、睡眠長度、社會性時差和體重的相關性,其中年齡、性別、睡眠長度是和體重最有關的三個因素。不過結果卻發現,如果受測者的體重正常,就無法從社會性時差推測出他的體重。
研究團隊還發現一項有趣的事實:不論什麼年齡層的受測者,和二○○二年相比,二○一○年時都平均晚了二十分鐘就寢,但學校和工作時間卻沒有改變,表示這幾年間,社會性時差增加了。如果人們減少待在戶外的時間,身體較少接觸到自然光,就難以調整生理時鐘,讓自己早睡。
社會的作息也影響我們飲食的規律。在工作日,因為早起,吃早餐的時候身體可能還停在夜晚的狀態,所以在不對的時間進食,可能會干擾消化系統運作,這或許跟過胖有關。這項發現特別適用於青少年,因為他們自然的生理時鐘週期較長,比學校的作息還晚,因此青少年比其他年齡層的人更有社會性時差的問題。
過去發現輪班工作者常有健康風險,且工作及非工作時段的睡眠狀況差異很大。而這項研究結果顯示,不光是輪班工作這樣極端作息的族群,甚至平常週末及週間的睡眠差異,就足以影響健康了。
跨時區旅行造成的時差可以在一兩天內調整過來,但社會性時差這個生理時鐘問題卻會週而復始地隨著每週的工作開始而出現。看來,只有找份可以累的時候睡、睡到自然醒的工作,才能解決這問題了。
參考文獻:
Till Roenneberg, Karla V, Allebrandt, Martha Merrow, Céline Vetter, “Social Jetlag and Obesity”, Current Biology, 22 May, 2012, Vol. 22, Issue 10, pp. 939-943.
※ 本文摘自《不腦殘科學》,原篇名為〈社會性時差讓你變胖?〉,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