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Pixabay

成為一位多重潛能者,你的人生不一定要直著走

文/艾蜜莉.霍布尼克(Emilie Wapnick)

我們一直以來都接受這種教育:每個感興趣的領域都指出一個方向,通往相關的職業生涯。假設,你是喜歡科學的高中學生,你或許會上大學研習生物,追求醫學預科的方向,去上醫學院,完成住院醫師的實習,然後成為醫生。

當然,世上有各種不同的醫生。你或許最終會行醫、教學或做研究,但大家通常都會假設,醫學院學生將把他們學到的技能用在相關的職業生涯上,亦即醫生。其他領域也是如此。想當然耳,建築系學生將來成為建築師,主修音樂的學生將來成為音樂家(或成為音樂老師)。工程系學生想必會成為工程師。

在這道垂直軌跡的盡頭,每個領域都會通往一個相關的職業生涯。[1]專才或許逕直走上任何通往相關職涯的路,但多重潛能者不同。我們會直著走,也會橫著走,不只把技能應用在相關的職涯,還以不尋常的方式用在其他學科上。

拿我自己的路當例子。不論是在專業上或學術上,音樂、藝術、電影和法律是我追求的四個領域。想一想每個領域的垂直軌跡(見上圖)。理論上,我大可踏上任何一條路。我保證,我試過了,但我就是做不到!我的路看起來更像下圖。

這有點混亂,不是嗎?我不後悔追求這些領域,雖然我從未成為全職的音樂家、網頁設計師、電影製作人或律師。學習有趣的東西本質上是快樂的,我發現在追求這些領域所學到的許多技能,都能幫助我跨越不同的背景。我接受的法律教育讓我成為更有說服力的作家,每當我撰寫部落格文章、填寫申請表或草擬各種提案,這個技能都會派上用場。這些年來,我沉浸在音樂和玩樂團的時間,教會我如何加強團隊合作,而每一天我在工作中都會用上這個技能。在樂團演奏也帶給我珍貴的表演經驗,這一點在我多年後的公開演講中很有幫助。我的網頁設計背景讓我可以為自己的任何計畫建立網站,或者,如果我選擇僱用網頁設計師,我也可以和對方有效溝通。此外,世上沒有任何經驗比製作短片更能讓你領會規劃活動的複雜,以及和不同人(還有難搞的人)一起合作可能發生的種種變化。我的「前世」大部分都是實際有用的,我偶爾會一如預期地運用我的才能,例如替客戶建立網站或受聘演奏音樂,但我更常讓這些跨領域的才能互為基礎,綜合使用不同才能。

你能想到何時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運用自己的才能嗎?比方說,也許彈鋼琴能讓你加快打字速度。或者和動物一起工作,教你成為更有同理心的老師。你是不是開始覺得很有道理?也許,我們走過的軌跡在紙上看起來是隨機或混亂的,但這些路徑往往比我們想像得還實際。

在專才的世界成為多重潛能者

成為多重潛能者是一件美好的事,擁抱你的眾多熱情也很美好!只不過,這種特別的心理素質雖然是種祝福,卻也帶來一些挑戰。多重潛能者往往會在三大領域碰到困難:工作、生產力和自尊。

▎工作挑戰

找到有意義的工作,還得要長久待下去,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挑戰之一。一旦發現自己屬於多重潛能者,我們大多數人多年的擔憂與困惑就會瞬間消失。然而,就在我們豁然領悟之後,一個不妙的大問題往往會隨之出現。啊,我是多重潛能者,太好了!可是,現在我到底該如何謀生?對我們來說,永遠只做一件事,聽起來就像惡夢,但是,因為老是「跳槽」而財務狀況不穩,聽起來也很可怕。除了這兩種方法,還有其他選項嗎?有沒有辦法讓「多重潛能」這回事成功?這是本書的核心問題。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遇到既快樂、財務又充裕的多重潛能者。我們將了解他們如何建構出得以支持他們多重潛能特質的職業生涯,以及你可以如何仿效。

▎生產力挑戰

對大多數人來說,生產力是一項挑戰;而對我們這些喜歡同時追求好幾項計畫的人來說,搞清楚自己的個人生產力系統,卻是基本要務。你如何一心多用,同時進行好幾項計畫,而且全都有所進展?你如何處理內在的塵埃,例如拖延的毛病、自我懷疑、壓力與不斷檢查電子信箱等阻礙你朝目標前進的絆腳石?在第八章,我們將介紹一些工具,幫助你選擇應該專注在什麼事,決定如何建構你的時間,以及了解何時該改變方向。我們將探討透過哪些技巧可以克服拖延的毛病,讓事情行雲流水般順暢進展。

▎自尊挑戰

在現代社會,人們不見得總是對多重潛能者很友善。結果,我們許多人帶著自我懷疑、低落的自尊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長大成人。青少年的多重潛能特質往往會伴隨憂鬱症、焦慮、壓力、存在主義的兩難困境,以及對於自己無法選擇或改變方向而產生的罪惡感。[2]這些感受會持續到成年,造成很大的痛苦,阻礙我們發展潛能。在第九章,我們將思考最常見的不安全感,藉此來處理這些問題:

  • 罪惡感與羞愧(從一個領域轉向下一領域時)
  • 因為一次又一次成為初學者而感到不安
  • 害怕無法成為優秀人才
  • 冒牌者症候群
  • 外界批評
  • 怕人家問:「你是做什麼的?」

我們將一一深入探討這些挑戰──工作、生產力和自尊。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你將開始制定自己個人的行動計畫。我希望你善用本書的資訊,開始規劃生活,盡其所能地成為最偉大、最優秀的多重潛能者,完全展現自己,擁有符合你天性的職業生涯與人生。我希望這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的幸福著想,也是為了讓我們其他人都能從你這一生的驚人成就中獲益。

真相是,你不缺天命或目標。你那永遠無法滿足的好奇心,其實有個存在的好理由:你是有影響力的人,能夠創新,解決複雜多元問題,以你獨一無二的方式改善人們的生活。不論你的天命是什麼,倘若扼殺你的多重潛能特質,你就無法實現天命。你必須擁抱自己的多重潛能,加以善用。

註釋

  1. 當人們提到所謂「無用的主修」,他們說的通常是英文或哲學之類的領域,那些領域很少有垂直相關的職業。我不相信世上有什麼無用的主修。像這些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技能,最終往往都會用在不同的領域。
  2. 參閱附註及延伸閱讀的章節,了解目前研究的一小部分。

※ 本文摘自《沒定性是種優勢》立即前往試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