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的東西要顧好,光講理念沒有用啦!──專訪「人渣文本」周偉航
文/犁客
「選舉不能只高談理念啦;」周偉航說話節奏偏快,「例如說你去拜票,地方人士問你說:『我們那個水溝不通怎麼辦?』這時候你和他講理念沒用啊!你要競選,就要研究那個地方有什麼問題、需要怎麼解決才行。」
身為倫理學專業學者、大學的哲學講師,周偉航與其他老師的明顯不同,不是他在網路上的活躍程度,也不是他在各種政論節目中的表現,而是他親身參與過許多政黨工作及選務工作:凌晨出門陪侯選人到傳統市場握握手,夜半陪政客到隱密招待所喬事情,種種一般人看得到和看不到的,他都做過。
「就是因為關於政治和選舉的題目實在太熟了,這本書才可以出來得這麼快!」周偉航笑著說,「不過這本書主要是把對選舉還不熟悉的讀者帶入門,我前陣子聽說有政治人物規定幕僚買來讀,心想你們現在才讀也太晚了吧!」
周偉航講的「這本書」,是九月份出版的《人渣干政》。
人渣做實驗
作品名稱常見「人渣」二字、筆名有時用「人渣文本」有時加上本名,可能是許多讀者或觀眾認定的「周偉航標誌」,事實上,「人渣文本」原來是周偉航從前寫部落格時用的部落格名稱,當時他自己用的網路暱稱,叫「特急件小周」。
「那時只是利用免費的網路資源放一些自己的東西,沒想太多,」那時的部落格裡,周偉航除了對時事嘻笑怒罵地提出看法,也寫關於宗教、運動哲學及倫理學領域的專論;「後來開始有人來分享想法,所以就開始獲得與其他老師不同的實驗機會。」
所謂「實驗」,比較傳統的有與出版社合作出書,與媒體合作寫專欄,也有跳脫傳統的嘗試,「例如我一個人就做出來的《渣誌》,就是用群募加上預購的概念做的實驗,這個預購期其實長達半年,讀者願意預先付款,等於也是在買我的信用;」周偉航說,「傳統出版太被紙本印刷的種種限制所固定,販售通路也一樣,我總在思考怎麼把內容放到不同的平台上流通販售。實驗做了,就會有數據可以參考;不斷實驗,做錯了也沒關係,退回來就好。」
講話快、切點準,加上口吻相當「鄉民」,新聞頻道也喜歡找周偉航上政論節目。「接通告是蠻好賺的,但也很累,」周偉航承認,「因為你一直注意其他名嘴講了什麼,找到搶話的時機,並展現自己和別人的差異。」
而且,周偉航認為,電視頻道的名嘴十年不變,雖然現在還能固定上節目,但面對日益萎縮的電視市場,這些好發議論的名嘴也無計可施。
電玩產業的啟示
「學校E化教學的速度太慢了,線上教學的資源越來越完備,學校裡頭的老師還在吵你這學期為什麼減我的課──這樣怎麼和外面競爭?」周偉航描述,某些學校老師和電視名嘴類似,雖然看得到大環境的改變但不知該怎麼適應,只好繼續設法在所剩無幾的資源裡頭盡量為自己謀利,「不過我也知道有些老師無法接受直播平台或線上教學平台的行銷建議,他們放不下身段,也不願意承認直播和面對鏡頭有其專業。」
無論是出版還是影音媒體,周偉航目前真正關注的,是思考及持續嘗試各種販售內容的形式。
「其實這個我對很多人講過了,也和開發商談過;我認為,目前以內容獲利的商業模式,發展得最完整的,還是電玩產業。」周偉航說,「電玩產業已經很清楚如何把content轉換成現金流、如何繞過Apple、Google等平台來獲得更多分潤、如何利用把現金換成點數來改變消費者的價值觀⋯⋯你可以購買點數、可以用完成任務換取點數,在你玩某個遊戲時也可以利用相關引導讓你在卡關時轉移到其他遊戲或點選廣告換取破關機會。」
說起如何用電腦遊戲模式販售內容,周偉航想法很多,「消費者在手機上頭花的時間已經達到極限了,要讓內容平台有更好的獲利效率,蓋台廣告不是好做法;」周偉航解釋,「從手遊已經獲得的實驗結果,我認為遊戲產業的模式會成為新的電商模式,讓大家在一個平台上細水長流地燒時間,大家就會在這個平台持續花錢。」
根本要顧好
嘗試加入科技實驗不同的獲利模式,同時不忘回頭將傳統紙本出版帶往別的平台,周偉航把自己專長的哲學及倫理學帶入企業做談判溝通及批判技巧的課程,也與解謎遊戲進行跨界結合。「根本的東西要照顧,再去試別的,得到數據之後討論,然後決定接下來要怎麼調整。」周偉航說,「就像如果你不只會講理念,也知道水溝不通是因為第四台的纜線在底下亂接亂纏,那就知道怎麼解決,甚至可以在更新排水系統管線時,利用一次的施工同時完成好幾件事。」
所以,周偉航認為,如果大黨推出的候選人,以為一些網路知名度高的、新崛起的、沒有大黨支持甚至沒有政黨資源的侯選人「只會」操作網路議題,那就是錯估情勢。「例如說柯文哲吧,他在傳統政治領域投了很多資源花了很多力氣,他不是操作網路,而是知道他做哪些事在網路上有爆點。以為他一直在操控『網軍』,是其他候選人的誤解。」
雖然仍然相當關心政壇狀況,不過周偉航並沒打算再回頭參與。「我倒是想做些比較funny的東西,例如先前和幾個政治人物聊過,做政治人物的直播節目,不是那種排排坐講話的政論節目,而是全天跟拍政治人物,」周偉航比手劃腳,「找個節目的議題主軸,從他早上出門後去見誰、做什麼,一路拍到晚上回家休息⋯⋯我連一天得用多少電池都算過了。」
這種直播有收視潛力嗎?「反正實驗嘛;」周偉航說得輕鬆,「真做錯了,退回來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