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他走了以後 ——許婷婷談三毛的《撒哈拉歲月》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2011年曾因重讀三毛寫了一首短詩〈他走了以後〉。

他走了,
雲高高的,雲低低的。
他在一艘木舟裡,
手握著槳,不在海上,在樹梢。
他走了以後,
我沒醒過,我沒睡著。
我還留在他走了的地方。

近日再讀《撒哈拉歲月》,彷彿又見到三毛和荷西手拉著手。

一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小女孩,在1980年代,要鼓起多大的勇氣才能走向遠方?

所有那些看似浪漫的舉動,實則是多麼艱難的跋涉?

哪裡是行腳的終點,何時要歸返,歸返的錨要拋往哪個方向?

我讀三毛,受打動的不是「流浪」,而是她在某處落腳時,拚了命在找停留下來的著力點,拚了命要築建自己的家。

我更喜歡三毛對身邊的人的溫柔付出,她樂於給予,盡力讓他們都能夠好好的。

每次讀〈啞奴〉,我幾乎每次激動欲涙。三毛自己很喜歡的是〈荒山之夜〉,你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皇冠主編許婷婷領讀三毛歷久不衰的經典作品《撒哈拉歲月》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