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凱撒、漢尼拔、埃及豔后、屋大維 ——沈昭明談波利比烏斯的《歷史 羅馬帝國的崛起》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從西元前753年建國傳說到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將近1200年的歷史,若再論及延續至15世紀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偉大」兩字當之無愧的羅馬帝國,共有為期2200多年的悠久文明發展與建設。

當你有機會踏上建成於義大利台伯河七個山丘之上的羅馬城時,驚呼浩歎之餘,會思索,羅馬文化最傑出的表現,非但是優秀的建築技術留下的遺產奇觀,如萬神殿、圓形競技場,或加爾橋、卡拉卡拉大澡堂(阿部寬的《羅馬浴場》!)等,在律法、文學、自然科學上的成就,如制定《查士丁尼法典》、凱撒撰述《高盧戰記》、開始採用太陽曆等,對後世影響何其深遠。

而希臘政治家波利比烏斯的《歷史 羅馬帝國的崛起》的主旨正是在回答:何以羅馬能在西元前220-167年的五十三年間統一當時所知的世界。

廣場出版昭明總編從幾個從比較輕鬆的角度告訴我們:古羅馬如何從建立城邦到形成共和政治,共和政治的內涵是什麼,執政官是怎樣的職務、元老院是怎樣的組織,最重要的是身居高位的執政官,即第一公民,即大將軍,即後來的奧古斯都「皇帝」,他們和由日本翻譯過來的中文用法「皇帝」,在實質意義上有何不同?

尤其若我們從好萊塢電影《埃及豔后》或《羅馬帝國淪亡錄》、《暴君焚城祿》、《賓漢》等,得知的古羅馬社會的片斷,需要一本什麼樣的作品,來補充羅馬歷經三次迦太基戰爭,而後稱霸地中海世界的歷史知識空缺。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作者波利比烏斯原是希臘人,敗戰後淪為戰俘,卻因學識受到禮遇,得以近身觀察、理解羅馬人,並且親身參與第三次迦太基戰爭,見證文明古國迦太基覆滅,以整體觀記述羅馬崛起的原因與過程,其羈留17年「當代史」的書寫,所想要傳達給希臘同胞的省思與提醒。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的「經典也青春」,由廣場出版總編輯沈昭明領讀波利比烏斯的《歷史 羅馬帝國的崛起》。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