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第一座摩天輪和第一個連續殺人犯
文/犁客
歷史事件、新聞報導、朋友的經歷,或者是長輩想當年說出來你已經聽了八百多遍的過去光榮事跡,常常會以一種「獨立事件」的方式留存在我們的印象裡,好像每個事件是一條線,從線頭一直往下延伸,直到事件終結。
但事實上,現實裡沒有什麼事件是這樣單一線路行進的。
這倒不是說所有事件都會千絲萬縷相互糾纏,而是世界上有那麼多事發生,我們選個時點橫切一刀,會發現許多事件可能都在很近很近的時間發生,好像上下班時間擠在捷運裡的那些人,彼此之間沒什麼關係,但其中一個的肚子被另一個的手肘頂了、同鄰座高談闊論的直銷術被站在旁邊的另一人聽到了,他們或許在心裡暗譙、或許上社群媒體留下觀察紀錄;相互的交會僅止於此,大家的日子照過、事情照做,但要說彼此真的沒有留下任何影響?似乎又不能講得這麼斬釘截鐵。
例如1893年,美國芝加哥辦了世界博覽會。當時芝加哥很想從原本暴發戶的形象裡掙脫、躋身上流,世界博覽會是個表現自己有深度有品味又有創意的好時機,一定得搞出很厲害讓人一眼難忘的東西才行。上一屆世界博覽會是法國巴黎辦的,法國人搞出了超炫的艾菲爾鐵塔,那美國人也搞個塔怎麼樣?芝加哥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堆髒兮兮的屠宰場,那搞個白閃閃亮晶晶的展覽會場如何?
這些想法可不能像高雄迪士尼一樣說說就算了,得真做出來才成。芝加哥籌備團隊的確聯絡了艾菲爾鐵塔的設計師、人家也有意識設計一座更高更酷的塔,但籌備團隊轉念一想:再弄個塔不也就是個塔而已嗎?這夠特別嗎?那時電燈還不普及,如果可以用電燈照亮展場,就是個傲人的科技奇蹟,但愛迪生和西屋公司的威斯汀豪斯正在爭奪美國的供電主導權,該找誰來比較好?
都市轉型、建築設計、科技發展、商業競爭,每個看起來都自成一個完整故事的獨立事件,其實都發生在同一段時間,彼此對照,相當有意思。而且除此之外,這個時間的橫切面還有另一條顏色截然不同的故事線。
1886年,自稱是藥劑師的賀姆斯搬到芝加哥,幾年後世界博覽會開展期間,他弄了一個旅店,以低廉的租金吸引來看博覽會的單身女子入住,博覽會結束後,他也把旅店關了,隔年離開芝加哥,然後因為一樁小罪短暫坐牢,再因詐欺案件引起警方注意。隨著調查越來越深,警方開始察覺賀姆斯問題很大,他不僅涉及詐欺,還涉及謀殺──很多起謀殺。
賀姆斯是美國犯罪紀錄中第一名連續殺人犯,他在芝加哥的旅店根本就是個謀殺城堡。
都市轉型、建築設計、科技發展、商業競爭,加上可能與超過兩百樁失蹤案有關的連續殺人犯,光明混著黑暗、創意混著陰謀,艾瑞克.拉森從大量文獻史料裡抽絲剝繭,在字裡行間重現那時璀燦同時邪惡的時代,寫成《白城魔鬼》;這本書像小說一樣精采,而幾乎每句記述,都來自拉森的考據狂。
你不只會讀到一個故事,而會讀到一段時代。
順帶一提(這事你也會在《白城魔鬼》裡讀到),1893年的芝加哥博覽會最後決定不做塔了。他們找到一個想像力豐富、大膽心細的工程師,在展場裡做出了全世界第一座摩天輪。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