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最接近時空旅行的體驗
Photo Credit: Pixabay

【一週E書】最接近時空旅行的體驗

文/犁客

長久以來,在故事裡放進「時空旅行」這個設定的創作者,旅行的方向大多是往「過去」而不是往「未來」;畢竟我們本來就一直在朝未來做時空旅行,只是無法控制前進速度的快慢,但回頭往過去行進,則是現實裡還辦不到的事。

而到「過去」的話,創作者就必須面對一個問題:時間從「過去」往「現在」朝「未來」流動,如果我們跳到「過去」、改動了某個什麼,那麼這個什麼隨著時間流啊流啊流到「現在」,是不是會讓「現在」變得不大一樣?如果「現在」變得不大一樣,那麼從「現在」跳到「過去」的我們,會受到什麼影響?

這種問題最常見的描述可能是「祖父悖論」:殺手到過去,殺了自己的祖父,那麼殺手的父親就不會出生、殺手也不會出生,所以去殺祖父的殺手是哪來的?

但事實上,除了這種直接有血緣關係所產生的問題之外,隨便到過去改動一個什麼,都可能會影響現在──想想「蝴蝶效應」的理論,如果一隻在巴西的蝴蝶輕拍翅膀,在全球氣候的連鎖反應中會在一個月後導致美國德州出現一場龍捲風,那麼我們到「過去」打死一隻蚊子,會不會因為連鎖反應的關係改變了好多年後的「現在」?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創作者們常見的解決方法有幾個,一是創造出平行宇宙──當我們跳到「過去」、做出改變時,就製造出一個平行宇宙,時間繼續流動,但不會再流向我們原來離開的那個「現在」,而會流向另一個不同的「現在」;另一,則是巧妙地設計情節,讓我們發現不管到「過去」改變了什麼,都不會影響「現在」。

前者會有種奇妙繽紛的萬花筒情調,後者有種一切徒勞的宿命論悲情。

不過,這幾年出現了更有趣的解決方式。

例如朱恆昱去年長踞暢銷榜的《斷裂2097》重點就是時空旅行,他想出了一種看起來也有道理的說法來解決時空悖論,並且依此設計出主角的工作、特長,以及故事背後的陰謀。故事的最後,主角群們搞定一些問題,但未來仍然充滿變數,他們接下來的試煉,在這週剛上市的《斷裂2097第二部:時間圍困》裡繼續發展。

此外因小說《人生複本》大受歡迎的布萊克.克勞奇,這陣子推出新作《記憶的玩物》,其中也有時空旅行的設計,而他沒用平行宇宙、也沒用徒勞宿命,事實上,他想出的妙招在一開始讀的時候根本沒讓讀者發現這是他用來解決時空悖論的方式,要讀到某個段落,我們才會突然「啊」的一聲驚覺。

跳回過去的時空旅行尚未成真,所有想像都充滿可能。

而且,「閱讀」本身就是一種「過去」與「未來」交錯的時空旅行過程──從這個角度看來,閱讀,或許是我們最接近時空旅行的體驗。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每週電子書最新訊息:

  1. 第一座摩天輪和第一個連續殺人犯
  2. 聽人「放屁」比聽人說謊更糟糕,講話「放屁」比蓄意欺瞞更歹毒
  3. 她會讓你知道很多事都不只「就是那樣」,包括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