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誰是歐普拉之後的最強推書人?

編譯/暮琳

1996年,歐普拉的讀書會開播,以「讓美國人重新開始閱讀」為號召,開啟了名人帶動閱讀的時代。二十三年來,歐普拉的讀書會將無數名作家推上事業巔峰;幫助無數本好書打進暢銷書榜單。2019年11月開始,歐普拉的讀書會將在蘋果推出的串流服務Apple TV+ 上播送,預計將會帶起另一波可觀的熱潮。

而在這二十三年內,西方許多名人相繼加入「推書」行列,試圖以自己的影響力將愛書推廣給更多人。莎拉.潔西卡.帕克、艾瑪.華森、芮絲.薇絲朋等明星都擁有成功的閱讀社群。然而,在《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的報導中卻只有她——珍娜.布希.海格(Jenna Bush Hegar)展現了驚人的影響力,承襲了歐普拉巔峰時期的風采,為作家們打造出夢寐以求的曝光平台。

珍娜.布希.海格對台灣讀者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但若是提起她的父親:喬治.布希可就是另一回事了。海格是美國第四十三任總統布希與第一任妻子蘿拉.布希(Laura Bush)的雙胞胎女兒之一。海格在大學時期主修英文,畢業後曾任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的教師,同時也寫書,後來更成為雜誌《南方生活》(Southern Living)的特約編輯。2009年,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邀請海格加入《今日秀》(Today)製作團隊。2019年初,她升格為節目主持人,與歐塔.卡比(Hoda Kotb)共同主持今日秀。

3月1日,海格公布她的第一本選書:塔拉.康克林(Tara Conklin)的《The Last Romantics》。這本書一夕之間從榜單外一躍而上,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第六名。今日秀一個月一次的「Read with Jenna」單元瞬間成為萬眾矚目的盛事。

4月,茱莉.易普威廉斯(Julie Yip-Williams)的《The Unwinding of the Miracle》同樣在海格的加持下強勢登榜。5月、6月、7月,伊塔芙.蘭姆(Etaf Rum)的《A Woman is No Man》、珍.郭(Jean Kwok)的《Searching for Sylvia Lee》和琳達.霍姆斯(Linda Holmes)的《Evvie Drake Starts Over》全都在海格公佈選書後輕鬆攻下排行榜單。

海格的魅力明明白白的反應在銷量上,而家庭背景或多或少能為她的驚人的影響力提供解釋。從小,圖書館員出身的前第一夫人蘿拉便會在睡前為雙胞胎女兒閱讀《小婦人》以及童書《大草原之家》(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爸爸布希則為她們朗讀珍藏的加拿大童話選集。青少年時期,海格愛上了《保姆俱樂部》系列(The Baby-Sitters Club)以及童妮.莫里森《最藍的眼睛》。成長於熱愛閱讀的環境,海格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成為親朋好友眼中可靠的讀者,經常提供朋友閱讀上的建議。而擁有一位全國知名的父親,也意味著她從小便有面對鏡頭的經驗。她知道怎麼做能最有效的將她的溫暖與熱情傳達給觀眾。

但,節目成功的關鍵因素大概仍在於海格對閱讀無可質疑的熱情。問起喜愛的作家,她驕傲的列出唐娜.塔特(Donna Tartt)、安.帕契特(Ann Patchett)和柳原漢雅。海格的選書總是親力親為,堅持一個月讀完六到七本書,並特別關注新人作家以及談論性別、家庭、文化、種族、身分認同等議題的作品。

海格努力在議題深度以及群眾接受度之間取得平衡。她曾公布挑選標準,選書一定要符合以下兩項條件:首先,故事要能勾起懸念,讓人想看下去。再來便是文筆要優美。目前,海格最得意的推薦是伊塔芙.蘭姆(Etaf Rum)的《A Woman is No Man》。本書的故事以一家住在布魯克林的巴勒斯坦移民為中心,講述了家族中三代女子的故事。這本書談及了伊斯蘭教傳統對上美國文化的碰撞,以及難解的家暴問題。作者蘭姆提到巴勒斯坦的女人在家暴面前只能靜默,就算身處美國也一樣。她希望透過她的小說替這些女人發聲。

8月底,海格向今日秀請了產假,主持工作由演員兼作家的瑪麗亞.施賴弗(Maria Shriver)和同樣有寫作經驗的脫口秀主持人安迪.寇恩(Andy Cohen)等來賓暫代。然而,她依然準時於每月釋出推薦書籍。8月,妮可.丹尼斯─貝恩(Nicole Dennis-Benn)的《Patsy》;9月,卡拉.威爾(Cara Wall)的《The Dearly Beloved》以及10月,安.帕契特的《The Dutch House》。三本書依舊圍繞家庭與移民議題,並依舊在海格的推薦下賣出驚人銷量。

海格創造了也許是繼歐普拉之後最被看好的閱讀社群,善用自己的家世、口才以及影響力來推廣自己熱愛的事物。大多數的讀者可能沒有總統爸爸和圖書館員媽媽,通常也沒有從小應對媒體訓練出的魅力與口才。然而,熱情這種東西,卻是愛書人最不缺乏的。如果有喜歡的作品,就大力的將愛推廣出去吧。也許你不會因此成為下一個歐普拉,但若是有人因你而拿起了某本書他不曾想過要看的書——那便已讓人心滿意足了。

資料來源:

  1. Entertainment Weekly
  2. Glamour
  3. Facebook
  4. Buzzfeed

名人推書控:

  1. 暌違一年歐普拉選書重出江湖 出版社備27萬本應戰
  2. 4個原則,比爾‧蓋茲教你如何有效率地讀書!
  3. 艾瑪華森成立女權讀書會,邀請你我加入(同場加映艾瑪最愛書單總整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