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小說題材的方法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有時會被問到寫小說取材的問題,不過這其實是個怪問題。
倘若有個人很想寫小說但不知要寫啥,那大約表示這人還沒準備好要寫小說,或者這人根本沒搞懂寫小說是怎麼回事,否則的話,他/她應該會發現生活裡到處是題材。
可能有人會說自己想寫的是某種類型小說,例如奇幻好了,但日常生活裡總不會見到巨龍或精靈,那怎麼辦?這是把要寫的題材和類型搞混了。大多數奇幻小說作者也沒親眼見過巨龍或精靈(也許有些真的見過吧,但總不是全部),真的想寫某種類型,得先熟悉類型規則、想想自己怎麼應用那些規則、那些規則如何與日常所見連結──也就是說,就算寫的是幻想類型,材料仍然來自現實。
在日常生活裡留心觀察,除了可以增加描寫情感物事時的細膩程度與可信程度之外,也可以提供許多題材;但「題材」一詞不甚準確,把某些日常見聞的事件場景寫進故事,可以算是「題材」,創作者為了作品去查找資料或田野調查也可以算是尋找「題材」,不過或許問這些問題的人,真正想問的,是怎麼找到觸發故事的那個起點。
誘發故事、成為起點的「題材」並不難找,只是在看到可用題材時,得要練習繼續往不同方向輻射想法。
俺經年累月地寫極短篇,就是這類練習之一。有段時間,俺規定自己拿固定場域中的某個東西來寫極短篇,例如客廳的立燈、廚房的冰箱、辦公室的隔間板,或者桌上的馬克杯。
選定要寫的東西之後,要做的不是開始描寫那樣東西──這麼做也是練習,不過是「寫物」的練習,也就是如何透過文字讓讀者可以在沒有看見實物的狀況下在腦中生出該物的具體樣貌,理論上寫人寫景也是類似的基礎訓練。這類練習在寫故事時很有用,不過不在這回的討論範圍裡頭。
舉個實際的例子。選客廳的立燈好了。
從功能想,立燈大抵是晚上用的。有個人晚上在客廳開了立燈做什麼呢?或許他是為了讀本閒書。這人為啥晚上要在客廳讀書呢?或許這是他每晚的習慣,或許他正在等遲歸的家人,或許他正在故作鎮定地等待要上門談判的仇家,或許他的室友正與某人佔據了唯一的臥房胡天胡地、他只好到客廳讀書打發時間。
以形狀想,立燈是根有底座的長桿,頂端有燈泡燈罩。如果底座很堅固,它可以當成跳鋼管舞的直桿嗎?如果桿子很長,它可以往上通到某個地方嗎?這個長桿可能是整棟大樓發送或接收訊號的天線嗎?是的話,它在發送或接收什麼訊號呢?燈罩上的花紋會在牆上映出什麼樣的陰影?如果裡頭藏著某種機密圖像那會如何?可以把桿子掄起來當凶器殺人嗎?
倘若撳了開關,結果燈沒亮,這人會怎麼做?倘若撳了開關,燈閃出一串密碼而這人看懂了,那這人會做什麼?倘若這個奇怪的立燈得在人有讀書的心情時才會亮、但這人其實一直靜不下心的話怎麼辦?倘若立燈的光是有重量的,那麼撳亮它會發生什麼事?
選一個物件,從物件各方面特點能夠發展的聯想多不勝數;盡量胡思亂想之後,再利用一個主題,挑選合適的胡想來組合收攏。
於是故事的大綱會慢慢成型:
一個寂寞的丈夫,每晚在客廳讀書等待遲歸的妻子;他知道妻子遲歸的原因,但不知應該如何處理,只有無言的立燈是他忠實的友伴。妻子回來了,沒給他好臉色,他對著立燈感嘆,然後⋯⋯
「然後」發生的事理論上要和立燈有關,也和主題相扣,無論是抄起立燈把揮擊還是立燈桿子下出現一名鋼管女郎,重點是要回應整個故事的主題。十多年前,俺的極短篇〈夜空立燈〉大約是這麼想出來的。剩下的工作,是如何利用文字把腦子裡的故事寫出來──當年因為發表場域的關係,這一系列故事有相當嚴格的字數限制,俺自己又加上了其他對字句的規矩;如何有效地使用文字、在各種限制中完整寫出故事,則是另一項練習。
當然,把角度放寬一點,這類「題材」不見得要是實物;吃飯時鄰桌客人的交談、新聞事件、歌詞,或自己正在讀的書籍內容,都可以如此使用。
換個角度講,這有點像是命題作文,不過不是課堂上或考試時從一個題目規規矩矩甚至八股地開展,而是從這個題目去想:有哪些不規矩但仍可與題目有關的變形?「陰陽戀」這個題目的限制是要人和鬼談戀愛,那麼如果是人和人談戀愛但後來發現有個人不只是人呢?於是俺寫出了收錄在《沒人知道我走了》這本短篇集裡的同名短篇;《皇冠雜誌》以「解憂事務所」為題邀稿時,限制是「有個解憂事務所的女員工失蹤,只知她到過機場」,那麼如果尋找這名女員工的人突然在電視上看到她會發生什麼事?於是俺寫出收錄在該刊第789期的〈煙霧漫眼〉。
會想到這事,除了先前幾回遇上的提問以及正在替今年講座備課之外,也因最近讀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這是個邀集台、港、日五位作家的有趣企劃,除了有使用元素的限制之外還有故事接龍的趣味,有志寫作的話,看看其他創作者怎麼拿同一個元素發展不同故事,也是很好的參考。
倘若想寫小說但不知要寫什麼,就從練習觀察和思考開始;這種練習隨時可做隨處可做,需要熟練但並不困難。
至於要把故事寫好,那就需要更多其他練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