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人間蒸發,是國家機器的陰謀,還是一樁誤解成真的罪?
文/臥斧
二○○八年,《龍紋身的女孩》英譯本出版,全球書市掀起「北歐推理」熱潮。
許多提及「北歐推理」的簡單介紹常有類似這樣的句子;這句子本身沒什麼問題,但容易讓人誤以為《龍紋身的女孩》是第一本受到全世界讀者歡迎的小說。事實上,在作者史迪格.拉森過世後爆紅的《龍紋身的女孩》,的確提高了全球讀者對「北歐推理」的關注,但在這本瑞典小說出版前幾年,挪威的尤.奈斯博已經成功打進全球市場,二十世紀九○年代末期,瑞典的賀寧.曼凱爾也已舉世聞名。這串名單繼續往過去回溯,可以推到半個世紀前的六○年代──《羅絲安娜》一九六五年在瑞典出版,兩年後就推出了英譯本,引發閱讀熱潮。
《羅絲安娜》是「馬丁.貝克」系列的第一本書。這系列是讓全球讀者認識「北歐推理」的先驅。
以區域劃分的推理小說類型,指的大多是作者的國籍或創作語種隸屬該區;是故,「北歐推理」大致上是來自以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為主的北歐五國作者作品,故事發生的地點並不在此限。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單以創作者的國籍語種分類,不見得能夠完全表現區域推理的真正特色,因為區域推理的真正特色,其實是國籍語種背後的文化脈絡,以及作者在創作裡對自身社會背景做出的折射。
《蒸發的男人》是個很好的例子。
一九六六年初版,一九六九年推出英譯本,《蒸發的男人》是「馬丁.貝克」系列的第二個故事,描述警探主角馬丁.貝克受官方委託,前往匈牙利調查一名瑞典記者失蹤的案件。瑞典是君主立憲的內閣制民主國家,在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並且在二次大戰後朝「福利國家」方向努力,追求人權及平等;而匈牙利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的四十幾年當中,是個由共產黨統治的共黨國家。故事發生的六○年代末期,美國與蘇聯兩大強權已經進入冷戰時期,雖然瑞典當時並未向任何陣營靠攏,但匈牙利政權與蘇聯牽連甚深;一個自由社會的記者在所謂的「鐵幕」國家中失蹤,絕對是可能牽動強權陣營敏感神經的國際事件。
因此,《蒸發的男人》伊始,帶著一種間諜小說的氛圍。
馬丁.貝克不明就裡地接到委託,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調查失蹤案件。馬丁.貝克不具備外交人員身分,也沒有間諜技能,官方派他出勤的原因,明顯是不想貿然把事情鬧大;但在沒有足夠資源的情況下,馬丁.貝克的調查進展有限,倒是當地警方很快便注意到他以及他的真正來意。
《蒸發的男人》前三分之二左右,主線雖是馬丁.貝克的調查經過,但真正呈現的是對共黨國家的想像及觀察。
匈牙利是古老帝國的一部分,在共黨統治時期,馬丁.貝克發現某些已然滲入生活的歷史文化並未因而消逝;共黨國家警務機構的權力高漲,布達佩斯警方提供的協助看起來一方面像是對馬丁.貝克的監視,另一方面似乎也對失蹤事件的內裡欲蓋彌彰。派遣體育選手參加國際賽事,一直是共黨國家自我宣傳的方式之一,選手有機會因出國比賽而接觸自由國家人士;因此,故事裡一個曾為國家體育選手的角色,自然成為馬丁.貝克注意的焦點。但在調查過程當中,馬丁.貝克察覺自己的某些誤判,而在遭遇攻擊之後,馬丁.貝克發現自己對整起事件的預設立場並不正確──記者在冷戰時期的共黨國家失蹤,便理所當然地懷疑事件背後牽扯某種陰謀,但這樣的想法可能捨本逐末,事件的關鍵可能更加私人。
對共黨國家沒有太多批判,與這系列的創作原旨及作者信仰有關。
「馬丁.貝克」系列由麥伊.荷瓦兒與培爾.法勒合寫,兩人都是社會主義信徒,創作這系列小說的用意,是想指出瑞典社會的弊病。因此,讓馬丁.貝克進入鐵幕,並不是為了描寫共黨國家集權制度下的種種生活情況,而是要藉由失蹤事件及馬丁.貝克的行動,帶領讀者「實際」觀察共黨國家的日常樣貌,同時揭露,瑞典對共黨國家的偏頗印象,可能會造成自己的問題──失蹤記者的確涉入某項犯罪活動,而倘若沒有上述偏頗印象,該項犯罪活動可能就無法成立。馬丁.貝克想通此事之後,《蒸發的男人》劇情在最後三分之一急轉直下,在結局之前找出意料之外但合情合理的真相。
如此描述,似乎暗示《蒸發的男人》只有後半節奏明快;事實上,這個故事全書易讀。
拉森或奈斯博偏好大篇幅多字數、時常出現超過兩條以上故事線交錯進行的敘事方式,而荷瓦兒與法勒合寫的「馬丁.貝克」系列相較之下用字十分儉省,篇幅也相當節制;《蒸發的男人》描述輕鬆寫意,就連案情似乎陷入膠著的情節,讀起來仍然流暢,不會出現令人不耐的停滯。主線集中在馬丁.貝克身上,表層用意是讓讀者能夠專注跟隨馬丁.貝克體驗共黨國家的生活樣態,裡層用意是聚焦作者們包裹在情節當中的主題;馬丁.貝克與委任官員和警局同僚的對話,有時昭顯行政官僚的問題,有時出現日常職場令人發噱的趣味。
最後,案件的癥結仍是人性。
好的小說關注人性,好的推理小說亦然。進行犯罪、連結成社會、建立政治宗教等等制度並依此互相懷疑攻詰的,全都是人。《蒸發的男人》先著眼制度不同的他國,以映照出自身國家的缺漏,最終以人性收結犯罪,正是優秀推理小說的具體表現。
※ 本文摘自《蒸發的男人》導讀,原篇名為〈從可能牽涉陰謀的國際事件開始,以人性收結──關於《蒸發的男人》〉,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