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在日本,讓座要懂得讀空氣,穿「極度乾燥」會被笑?

文/歐陽靖

飲食禮儀

×在一般平價餐廳要拍照通常沒問題,如果是去比較昂貴高檔的場所,想拍照前一定要先詢問服務人員,即使只是拍攝食物也要徵求同意。但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可以使用閃光燈,也不可以拍到其他客人。

×跟日本人聚餐時,不點飲料是不禮貌的;除非要開車或特殊原因,不然最前輩的人點酒精飲料,大家都得點酒精飲料。如果前輩點軟性飲料,大家都得點軟性飲料。飲料的選擇也有眉角:可以跟前輩點相同的飲料,但不能點得比他高價。

×跟日本人聚餐時,無論誰的飲料先來了都不能喝,桌上有食物也不能先動筷;一定要等每個人的飲料都到齊了,由最前輩的人舉杯喊「乾杯」,之後才能開始吃喝。

×日本人去居酒屋時通常不會在一開始就點主食類料理,而是在酒喝夠了,準備買單前才會點飯、麵類主食(包括飯糰、茶泡飯、炒麵……)。主食料理稱作「〆(しめ)」,意思是最後才吃的。點菜也採用追加模式,而不是一次把想吃喝的東西都點齊。

×有些居酒屋、串燒店是不能帶未成年人、兒童進去的,如果與孩子同行,建議先詢問調查好規則。

×西元2020年東京都將開始實施「餐飲店內全面禁止吸菸」,但個人或家庭式營業(沒外聘員工)的店家則不受此限。

×吃生魚片或壽司時,到底能不能先把芥末、醬油在碟子中混在一起呢?答案是:看你去的餐廳有多高級。如果是一般居酒屋或迴轉壽司店,混在一起亂沾就好了,日本人也都是如此。我還在連鎖壽司店看過有日本人把醬油、甜薑、芥末全部攪在一起放在壽司上吃的。高級板前壽司店則要聽師傅指示,甚至什麼都不沾才禮貌。

×吃飯前說「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這句話的原意其實是表達對天、地、生靈的感激之意,動物獻出生命才讓自己得以飽餐。獨自吃飯時要不要說都沒關係,但懷抱感恩的心是美德。至於飯後離開餐廳時,對店家說句「ごちそうさま(謝謝招待)」就是必須的禮節了。

×東京的餐廳大部分都沒有提供「打包」服務(除非部分有販賣外帶便當的店),而不能外帶的店家,即使自備餐盒也通常不讓你打包。為避免浪費,點餐請量力而為。

×為什麼日本餐廳總是提供冰水?其實真的就只是習慣性的問題,日本人覺得冰水比較好喝,啤酒也要冰鎮透涼。他們認為「常溫」的口感是噁心的,只有吃藥時才會喝不冰的水。喝不慣當然可以跟店家要熱水,但店家通常準備的是泡茶用的沸水。如果想喝「溫水」只能自己吹到涼,或各要一杯冷水跟熱水自己兑了。跟店員要「溫水」將可能造成店家困擾,因為日本人從不喝溫水,他們不知道適溫的定義是什麼……

×日本餐廳或便利商店沒有提供「裝水」服務,如果注重環保自備水壺,或是要幫嬰兒泡奶粉需熱水,都請自行在旅館內裝好。

×吃拉麵、蕎麥麵、烏龍麵等麵食要發出吸麵的聲音,這是禮貌,代表食物好吃;但千萬不能有咀嚼聲,也不能打嗝。用吸管喝冷飲時,如果吸到底而發出聲音也會被視為不禮貌。

×在東京能不能「邊走邊吃」要看區域,日本人通常將邊走邊吃視為沒禮貌的事情,但在原宿、渋谷等年輕人多的地方則接受邊走邊吃「沙威瑪(ケバブ)」、「珍珠奶茶」、「可麗餅(クレープ)」這些東西;其他食物要邊走邊吃還是不太行。

×比起料理偏甜而清淡的日本關西地區,東京人的口味的確比較濃鹹,這是從江戶時代以來的飲食習慣;在東京吃飯時要有心理準備。

交通禮儀

×博愛座到底要不要禮讓?在東京搭電車或公車時,如果博愛座(日文是「優先席」)有空位都可以坐,空著座位不坐才沒禮貌。但若看到孕婦、抱著幼兒的父母,或有明顯身體不便的乘客上車,就一定要立刻讓座。看到老人家或長者呢?這時候就要靠「讀空氣(察言觀色)」的功夫了,如果那名老人家的眼神有在尋找位子的感覺,就要站起來讓座;如果對方沒有在找位子且一派輕鬆,就不需要讓座。畢竟許多日本老人家不喜歡自己被當成「弱者」的感覺;你讓座了,反而白目沒禮貌。總之,有座位就先坐,不要站著阻擋到車廂內步行空間。

×搭電車時怎樣是沒禮貌?講電話(傳語音訊息也不行)、手機發出聲音、大聲聊天……只要吵到別人就是沒禮貌。但電車內都可以自由飲食,只要不要吃喝氣味重或會滴漏湯汁碎屑的食物而影響到別人……倒也是常見有日本人在搭末班電車時喝酒還嘔吐就是了……

×在尖峰時間搭電車時,如果下一站要下車,不需要提早擠到門前等待。東京人都是在車門打開前的最後一刻才起身,因為這樣才能將對其他乘客的影響時間減至最低。

×走路慢的人不要走在路中間或擋在店家、車站門口。東京步調比較快,如果走得慢很可能會直接被日本人開罵,他們通常會很嚴厲。

×東京騎腳踏車的人很多,他們都騎得很快很猛,步行時一定要小心!

×切記!喝酒不開車!日本酒駕罰責非常重,最高5年刑期,未來也將無法入境。而且採連坐處分,同行者、朋友跟店家也都會被判刑!

生活禮儀

×不要再穿「極度乾燥(Superdry)」品牌的服裝到日本玩了!這其實是英國的牌子,而商品上的日文語法都是錯誤的,我常見到穿著此牌衣服的台灣人在東京街頭被日本人嘲笑與指指點點……

×日本文化保守,對於刺青(紋身)族群的限制也很多,基本上溫泉、海水浴場、游泳池都不允許有紋身的人入內,大眾澡堂(錢湯)通常沒問題,但還是要事先調查店家規則比較好。

※ 本文摘自《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原篇名為〈附錄|你不知道的東京生存禮儀〉,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