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那些讓暢銷作家和金獎導演深深著迷的遠古邪神
Photo Credit: Pixabay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那些讓暢銷作家和金獎導演深深著迷的遠古邪神

有可能是在山上,也可能是在海邊。當你仰望夜空中的群星,想像銀河彼方的光景時,除了可能會被好奇心所淹沒,對宇宙之大感到讚嘆以外,也可能會忽地升起一股不安之情,由於廣闊無垠的各種未知可能而感到有些害怕,認為自身的渺小在整個宇宙間不過僅是一粒塵埃,因而於心中投下了一絲恐懼陰影。

基本上,由霍華.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開創,並由無數創作者陸續打造而成的恐怖小說體系「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給人的感覺就有點像是這樣。

克蘇魯神話的關鍵角色,是各式各樣的遠古邪神。它們有許多來自遙遠宇宙的另一端,又或者是另一層未知次元或空間,不僅是完全超越人智能理解的存在,甚至更遠遠超乎我們的心靈所能負荷,光是瞥上一眼,便有可能會自此喪失理性,使心智自此飄蕩在無窮無盡的黑暗與恐懼當中。

對於這些曾在許久以前造訪地球,如今有的已然離去,有的則在某處陷入沉眠的駭人神祇而言,人類只不過是供它們奴役的存在,更有甚者的是,其中有不少邪神恐怕還未曾意識過人類的存在,就像是一輛悍馬車輾過了路上的一支螞蟻,縱使螞蟻粉身碎骨,但從司機的角度來看,卻根本不知道曾發生過這件事,更遑論在乎與否了。

也因為這樣,雖然克蘇魯神話的相關作品,不時會出現各種描述生物肉體異變的情節,但卻很少會有那種真正賣弄血腥場面的橋段,大多仍是以接連不斷的怪事,導致主角開始接觸到與那些遠古邪神們有關的知識或歷史,因而慢慢喪失理智的那類心理恐懼為主。

由於時常強調這種「超越人智認知」的恐懼,因此在洛夫克拉夫特的筆下,有許多異象的描述往往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例如在前陣子改編為電影的短篇小說〈星之彩〉(The Colour Out of Space)中,在提及英文篇名裡那個「來自外太空的顏色」時,便大多以「怪異色彩」稱之,一再強調那並非地球上會有的顏色,甚至從未試圖以其它色彩形容,因此使那部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主演的電影雖然在改編上頗具巧思,但也在影像化的同時,確實削弱了一些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所具有的想像空間。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克蘇魯神話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僅有少數對歐美奇幻及恐怖文類較有涉獵的讀者,才會對這個體系較為熟悉。比較常見的情況,是我們明明早在像是遊戲「真.女神轉生」(真・女神転生)系列、動畫《數碼寶貝》(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デジモン)這類大受歡迎的作品中,屢次見過與克蘇魯神話有關的元素,最後卻在覺得有趣的同時,絲毫不知道其原本的出處為何。
後來,奇幻基地曾推出現在已經絕版的洛夫克拉夫特短篇集《戰慄傳說》(Bloodcurdling Tales of Horror and the Macabre),以及由不同作家的相關著作集結而成的合集《克蘇魯神話》(Tales of the Cthulhu Mythos)等兩本作品。雖然最後銷量並不算出色,但也確實成為了台灣較有系統地引入本系列相關書籍的開路先鋒之作。

又過了幾年後,由日本作家逢空万太所著的輕小說《襲來!美少女邪神》(這いよれ!ニャル子さん),異想天開地將克蘇魯神話中的邪神們改造成美少女形象,透過改編為動畫的效應,就這麼讓不少台灣的動漫迷們因此對克蘇魯神話有了初步認識,再加上像是《魔鎮驚魂》(Arkham Horror)這類相關桌遊正好搭上了當年逐漸興起的桌遊熱潮,因而使許多與克蘇魯神話有關的資訊就這麼透過網路傳播開來,接著於越來越多的相關電玩、桌遊、動漫畫的出現下,最終使克蘇魯神話在如今的台灣,也幾乎成為了一種次文化的顯學。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由於《戰慄傳說》與《克蘇魯神話》已然絕版,因此對於較晚開始接觸的讀者來說,可能有不少是透過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與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相關短篇,甚至是去年才改編為HBO同名影集的《洛夫克拉夫特之鄉:逃出絕命村》(Lovecraft Country),才首度以小說形式接觸到這個體系,反倒一直沒有讀過身為源頭的洛夫克萊夫特作品。

所幸的是,就在最近,有數本與克蘇魯神話有關的重要作品幾乎可說是接力推出,因此得以使讀者總算有機會再度透過閱讀方式,來更為全面地提升對於克蘇魯神話的認識。

舉例來說,雖然洛夫克拉夫特確實影響了後世的許多創作者,但回歸他的創作源起,卻也同樣受到了其它的一些作品啟發而成。目前在台灣可以找到比較知名的兩部,是可以在《世界恐怖小說選 卷一》中找到,由亞瑟.瑪臣(Arthur Machen)撰寫的短篇〈潘恩大帝〉(The Great God Pan),以及中文版於不久前出版,由羅伯特.錢伯斯(Robert W. Chambers)撰寫的短篇集《黃衣國王》(The King in Yellow),兩者均得以讓人看見這些精采傑作是如何影響了洛夫克拉夫特,甚至就此化身為克蘇魯神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來源或重要元素。

至於洛夫克拉夫特本人所撰寫的相關小說,也由堡壘文化出版的《克蘇魯的呼喚》(Call of Cthulhu and Other Stories)這本全新選集補上了《戰慄傳說》的位置,讓人透過數篇精挑細選的作品,得以看見克蘇魯神話最為原初的小說風貌。書中收錄的〈瘋狂山脈〉(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一篇,更是過去《戰慄傳說》未曾收錄,但在克蘇魯神話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中篇小說,同時亦是以《羊男的迷宮》(El Laberinto del Fauno)、《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與《環太平洋》(Pacific Rim)等片聞名的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多年來一直想要拍成電影,但卻由於預算過高而始終未能成真的夢幻之作。

此外,由於洛夫克拉夫特的寫作風格及故事節奏均較為古典,因此對於部分讀者來說,或許也會在閱讀之初感到不太習慣。但就這點來說,獨步文化即將發行,由日本漫畫家田邊剛改編的《瘋狂山脈》(狂気の山脈にて ラフクラフト傑作集)漫畫版,則以更輕鬆好讀的姿態,透過田邊剛陰冷與華麗並俱的畫風,將克蘇魯神話的魅力以另一種方式加以傳達,也讓喜愛這個體系的人,因此得以接觸到這部在美國、法國與日本備受肯定的精采漫畫。

接下來,出版《黃衣國王》的逗點文創,據稱還會再推出另一本洛夫克拉夫特的選集,而獨步文化也會再推出田邊剛同樣改編自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漫畫《超越時間之影》(時を超える影 ラヴクラフト傑作集),將這樣的熱潮給延續下去。

如果你原本就熱愛克蘇魯神話,上述提及的作品自然全是你不可錯過的收藏。而若是你對這個體系仍不算熟悉,那麼,此刻正是你藉由這些作品,進入這個駭人神話世界的大好機會。

等到你開始閱讀這些著作,甚至是陸續接觸相關的電影、遊戲與桌遊以後,你或許就能理解,為什麼像是前述所提及的知名創作者,以及約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山姆.雷米(Sam Raimi)、伊藤潤二、小林泰三等導演及作家,甚至是漫威與DC漫畫,以及《龍族拼圖》(パズル&ドラゴンズ)與《神魔之塔》(Tower of Saviors)這些知名手遊,為什麼都會將克蘇魯神話的元素給運用在作品裡,想方設法地展現出他們喜愛之情的緣由了。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星之彩》:外太空的遠古邪神之力入侵現代家庭的關係裂痕
  2. 尼爾蓋曼:釋放惡魔,是我所知寫作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