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職網紅這樣看惡評:「酸言是檢視自己的機會,別人惡意的批評不必往心裡去。」
文/陳詩妤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多數網紅深諳此理,因為一支影片有「讚」就有「倒讚」,粉絲與酸民也只有一條模糊界線,可能助人衝上高峰或摔落谷底。
黃大謙七年前上傳了第一支影片,高中就開啟了他的YouTuber旅程,擅長拍短劇和談話型影片。在YouTube上擁有八十六萬粉絲、今年二十三歲的他,看起來和同年齡青年沒什麼不同,一樣會為了省錢,趁優惠時叫外送;一樣會在受到網路霸凌時傷透了心。只是若要帶著網紅身分走下去, 就必須生出強韌的勇氣去面對。
鏡頭前滔滔不絕的他,坦承自己其實個性內向,創作是他抒發情緒的管道之一,像是拍影片、寫饒舌歌曲,「內向的人容易只放到心裡,但要找方法抒發。」
畢業於政大傳播學院,職業選擇一度令他困惑焦慮,嘗試過跟著學長姊拍片、下鄉實習採訪後,黃大謙確定了這些不是未來自己想做的,「我寫了一個職業清單,依序是 YouTuber、婚禮攝影、家教、上班族……」他扳手指數著,說打算一個失敗就換下一個。
黃大謙的著名作品有早期的《如何拍出一張好看的自拍放上臉書騙讚》、《回覆酸民的留言》系列,前者是他第一支爆紅影片,卻同時招致大量酸民留言。黃大謙表示,當時他無法忍受許多人沒看懂自己的反串,決定再拍一支影片,帶著幽默口吻一則則回覆惡意留言,「接下來○○○網友留言說『鬼門還沒開』……那我想問你怎麼出來了?」影片最後他也吐露心聲:「當初看到這些留言的時候還是有點傷心,時間久了就發覺,我還是過得好好的,就沒那麼在意了。」
酸言也是檢視自己的機會
遇到酸民惡意批評,黃大謙心裡仍會動怒,不總是像外在一樣雲淡風輕,但他也理性分析:「有酸民非常合理,因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立場。你有沒有當過別人的酸民?有嘛,那為什麼別人不能酸你?」他進一步剖析觀察到的酸民心理:「酸民想法是在衡量你值不值得現在的成就,假如市場讓你站在更高點,他們就用更高的標準去看你。如果他們覺得你不值得、你站到太高,大家就會想辦法把你拉回到你才華的這個標準。」
去年黃大謙大學畢業、退伍,展開全職YouTuber生活至今半年,此刻他不像讀大學或當兵時,有源源不絕、與觀眾共鳴的話題,但談話類型的影片需要豐富的生 活經驗,才有題材寫腳本。他坦言,似乎處在職業倦怠期,笑稱自己考慮去飲料店打工,來拍影片抱怨遇到的奧客。
「老實說,我隨時都覺得自己在低潮期,應該每個創作者都一樣,只要看到一部影片點閱率不好,就覺得我不紅了、大家不喜歡我了,」黃大謙正色說道,「這種心態隨時都有,很正常,但重要的是你要敏銳到你正在走向低潮,這樣你才會去改善。壓力就是讓人成長,如果沒有這個壓力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心做影片。」他的經紀人、Pressplay 創作者品牌發展經理羅香俞觀察到,黃大謙是非常自律的人,「影片內容是很輕鬆隨意的,但他是在很有紀律的方式下去完成的。」
有挫折才有創作的能量
黃大謙給想當 YouTuber 的學生三個建議:首先,當網紅這件事需要好好練習,一開始一定會做不好,他建議初入YouTuber的學生創作者,影片上傳前盡量先給親友看過,聽取評論和建議,不要太快把不成熟的東西上傳;第二,好好累積生活經驗;第三,一定要準備計畫,若真的失敗,至少有穩定的工作當備案。
「挫折都是創作過程中要好好珍惜的經驗,沒有受挫,沒有這些創作能量。」持續用生命書寫著 YouTuber 的篇章,黃大謙下了這個註腳。
※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雜誌 11月號/2020 第115期》,原篇名為〈向黃大謙學耐挫力|別人惡意的批評不必往心裡去〉,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