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舉手】資訊爆炸的時代,作家生存的攻略
文/有田媛
兩週前在圖書館的寫作類書架上,找到這本《作家生存攻略》,首先是被它的書封設計所吸引,一名略顯煩惱的輪廓伏案於桌,身邊的幾何色塊如同這位先生/小姐,正在思索如何排列組合他/她的文章。而「作家生存攻略」的「作家」、「生存」、「攻略」,每個關鍵詞彙都吸引到正想要了解寫作的我,組合起來的概念也特別的清晰和有趣。
從「寫作新手」到「專職作家」
這本書從怎麼成為一個作家可以嘗試的各種門路、不同寫作體裁格式的介紹、到對時間分配的實際規畫,從作家出書編輯歷程、作家延伸的工作機會、到機會與人際關係中的小眉小角,內容豐富,皆鉅細靡遺地與讀者分享,包含作者的血淚經驗。其中大量提及現役及非現役作家名字,還有很多專有名詞、作家的相關文章需要查詢,藉此帶領讀者認識更多的台灣作家、語文詞彙及文學作品。(註:對我受益良多,我原先是西方經典文學和中國作家看得較多,台灣文壇除了求學課本裡出現過的華人,其他知之甚少。)
本書作者朱宥勳,以身為作家的不藏私經驗談,讓準備開始寫作的新手,得以一覽作家神秘的職業運作架構。我可以實際操作其中五花八門的投稿方法,也可以自行接洽欣賞的雜誌或出版社。透過作者娓娓道來,使我一下子收集全了網路上支離破碎的情報、直接拿到一本歸納後的書冊,隨時可以翻閱、複習、練習。
作家不只是寫書、賣書,還有很多延伸的筆紙
除了寫作要「多看書」這個「最慢也是最快」的道理,朱宥勳也推薦試試「對外演講」,其報酬率極優,還能串連起案主們、或運用「辯論才能」來提升擔任評審委員時與同儕間的說服力與判斷能力。針對這兩個重要的延伸工作,「演講」與「評審委員」,朱宥勳在書裡開設大幅篇章,教授新手們如何訓練自己、如何準備齊全、遭遇突發狀況時如何應對等等的功力養成術。作者提醒,作家不只是寫書、賣書,還有很多延伸的筆紙。如能多加探索,看見的視野將無限延伸。
另外朱宥勳提到,一般作家們皆以抒情力見長,不喜「評論」,且大多數人評論的能力薄弱,然而報章的需求卻以評析類文章居多。朱宥勳擅於反向思考,點出了這個矛盾,說明創作之於作家固然重要,評論也是許多人要看的,兩者經常需要協力合作,亦或演變成分開發展的專職。讀畢,使我領悟,具有評論能力,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對自己的創作不僅有益,從學習評論的過程中,作家更能言之有物、釐清模糊的創作瓶頸。
「創作」與「麵包」之間的權衡
朱宥勳對「作家談錢」這件事給予極正面的評價,並在書裡侃侃而談,表示所有工作皆與金錢息息相關,作家也不例外。大多數作家對於「錢」的話題,總是避而不談,營造出「作家之所以成為作家,完全是倚靠有骨氣的熱情,並且容易餐風露宿的飢餓形象。」,實則不一定。一個作家可以把延伸的大大小小的機會做得很好,也可以做得普通,要注意的是,其後續的價值與回頭率是相互影響的。作家藉由自身的努力,培養足夠的讀者群、累積了人脈和口碑,並一步步地建立起與案主間的信任感,就能挖通源源不絕的機會之泉,讓收入不定的接案模式趨向穩定。作家才能成為一個既是興趣、又能養活自己的行業。
《作家生存攻略》是一本作家職場工具書,運用許多的譬喻法及脫口而出的笑詪,使閱讀時不易疲乏困頓,容易理解,自然而然地就能熟記。朱宥勳樂於分享寫作知識與求生技能,並告訴莘莘學子,寫作的奧秘在於學無止境,除了文筆以外,異業的合作、個人品牌的經營、能說善辯的舞台等等精彩多元的工作形式,都可以讓你大顯身手。不同以往,有的作家謝絕外面世界的紛擾,隱遁鄉野,精煉文字;有的作家則在亂世或嘈雜的環境裡,創造出更好的作品;而願意追隨社會的腳步、勇於接受各種「挑戰」的作家,更能在這一資訊爆炸的時代,成就更多的可能性。
推薦你閱讀這本書,開啟寫作的現實大門、走進繁花遍野的文字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