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一起見證這段不可思議的經過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一週E書】一起見證這段不可思議的經過

文/犁客

經典電影「回到未來」三部曲當中有個橋段,從現代回到過去的主角馬蒂,把生活在過去的博士找來修時光車,博士檢查了車子、挑出一個零件說:「難怪這個迴圈會壞掉!這零件是日本做的!」

馬蒂莫名其妙地看著博士,「你在說什麼啊博士,最好的東西都是日本做的啊!」

「回到未來」三部曲裡,主角馬蒂生活的「現代」是1985年,他找來修車(不是,是修時光車)的博士生活在1955年。這句台詞其實和主要劇情沒什麼關係,但很巧妙地點出這三十年間日本的變化。

二次大戰在1945年結束,日本同年無條件投降,然後接受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軍事監管直到1952年。對生活在1955年的博士而言,日本實在不算是什麼厲害的國家,畢竟彼時日本還沒脫離戰後百廢待興的狀態,政治變革在美國的控管下其實不少暗潮洶湧,民生經濟尚待緩慢恢復。

但在馬蒂生活的1985年,狀況大不相同。

日本不但已經成為經濟強國,民生科技也已經攻入世界市場──Sony在1979年推出的「Walkman」成為全世界青少年的流行必備品,任天堂1980年在美國紐約成立了子公司,同年推出的掌上型電玩「Game & Watch」及後續型號在全球賣出四千多萬台。對世界上許多和馬蒂年紀相仿的年輕人而言,「日本製造」在當時是「品質保證」和「酷」的綜合體;而雖然1955年的博士難以想像,但對1985年的博士而言,選用日本製造的電子零件來做時光車,是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的選擇。

當然,發展太快容易泡沫化,日本的經濟也是如此。不過,九零年代之後,日本另一個從戰後持續蘊釀的產業開始在全世界大放異彩。Hello Kitty在1974年被創造出來後馬上進入美國,1983年起還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美國兒童大使,九零年代之後更成為流行商品──除了這類可愛的圖像產品之外,內容多元豐富、呈現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日本動漫畫,也開始佔領不同國家讀者和觀眾的視界。

日本製造有現實可用的產物,也有提供閱聽經驗的作品,但無論是哪一種都不難發現,它們的特色、它們的「酷」,或多或少都有提供「幻想」的成分──也就是說,日本從一個戰後辛苦復甦的狀態下,透過這些創意,不但重新站起、還成為全世界半個多世紀來的幻想創造源頭,這麼想想,其實相當不可思議。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創造幻想的背後有無數故事,包括天馬行空的創意人、果斷大膽(或許還得加上好運或命很硬)的執行者,以及被吸引到其中參與整個過程的玩家與閱聽大眾;這些人的經歷都不是幻想,但比幻想更精采。

日本製造,幻想浪潮》,一起見證這段不可思議的經過。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1. 青春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結束
  2. 早上剛在長輩群組看見,中午國小群組又傳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