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懂,我有朋友也這樣」是誤解他人的代表句
文/森山至貴;譯/ 許郁文
我一直覺得,會這麼口無遮攔的人應該不多,但這句話到底哪裡不禮貌呢?
的確,爸爸沒工作所以覺得對方應該很窮,而且有可能對貧窮有某種成見。

但「醬油配飯」這句話到底哪裡冒犯到別人呢?對方有可能真的家裡很窮,也有可能真的每天三餐不繼,所以不能因為「與事實不符」就說這句話很失禮;而是「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理由,但不管怎麼解釋都讓人覺得很失禮」的部分才會讓人覺得失禮。
是的,這句話之所以失禮,在於明明不知道事實為何,卻妄下斷言的部分。
讓我們換個方式說吧,這種武斷的語氣才是讓人覺得失禮的部分。話說回來,父親失業的學生反問:「咦,懂什麼?」時,她應該是覺得「我明明什麼都還沒說,你到底懂了什麼啊?」
表達善意的方法
雖然妄下斷言很失禮,但如此武斷的人有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失禮,還以為自己「很懂爸爸沒工作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才會說什麼「我有朋友也這樣,我懂。」
讓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誤解吧,我們很容易在遇到那類處境的人之際,以為對方就是過著我們以為的那種生活。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更多的只是默默地覺得「這遭遇跟我認識的某人很類似啊」。那麼為什麼會有人把這類想法說出口呢?理由好像有很多種。
第一個理由是,有些人只是想炫耀自己懂很多,換言之,只是假裝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個理由是,告訴對方自己懂很多,藉此讓對方知道「這是很常有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淡化這件事的重要性。
不過說出「醬油配白飯」的學生應該不是這麼想,她有可能是想體貼對方。當聽到對方陷入「爸爸沒工作」這類困境時,我們常基於善意與為了安慰對方而脫口說出「我懂」這類回應。
「我不是不懂體貼的人,所以不用擔心」,其實朋友是這個意思,也覺得這種體貼很偉大,但不管是善意還是很偉大,這種擅自作結論的行為只會適得其反。
一旦父親失業的學生覺得「這傢伙什麼都不懂還裝懂」,自然會對朋友產生敵意或是與朋友保持距離,因為她認為朋友的善意根本未奠基於任何事實之上,也沒帶來任何幫助(但朋友卻一心覺得自己幫了大忙)。
如果有讀者覺得那位朋友「明明是好心,居然被當成驢肝肺,被關心的那位學生還真是任性」的話,我必須告訴你,這不過是瞧不起對方,根本不算什麼好心。
如果你覺得自己只是出於好意,就應該想想該怎麼做,才能讓對方知道你的體貼。
所幸,有別的方法可以表達善意,而且還很簡單:那就是有什麼不懂就直接問。
以場景11為例,朋友可以問她:「那有遇到什麼困難嗎?」或是「爸爸什麼時候找到工作的呢?」但語氣別咄咄逼人,硬要對方回答問題。
不過,父親失業的學生既然能跟朋友談到爸爸的事,想必是有些心事想一吐為快吧?等朋友知道她的情況真的其他認識的朋友很像時,再跟她說「其實我有朋友也這樣」,她應該就會覺得「朋友真的很懂她的處境」才對。
脫離困境的思維
千萬不要還沒聽對方說什麼,就擺出「我懂,我有朋友也這樣」的態度。 記得提醒自己「每個人的問題都不一樣」,然後在不冒犯對方的前提下提出問題,以及盡力了解對方的情況。
必須知道的相關用語
【I have black friends 說話方式】
指的是歧視黑人的白人為了正當化自己的行為,而主張「我有黑人朋友,所以我不可能歧視黑人」的說話方式。 有可能他的黑人朋友已經快受不了,也有可能這個白人的確對他的這位黑人朋友很好,卻歧視其他的黑人。不論是哪一種,把有黑人朋友當作藉口,主張自己沒有歧視黑人,就是在利用黑人,也等於是歧視黑人。 除了黑人之外,性少數者或身心障礙者也常像這樣被當成藉口,而這些言論也都會遭到批評。
※ 本文摘自《這些話,就是言語勒索》,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