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當天降蠻橫之惡——陳慧談勞倫斯.卜洛克的《行過死蔭之地》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行過死蔭之地》是勞倫斯.卜洛克「馬修.史卡德系列」的第十本,出版於1992年,之後此系列又有九本續作,因此剛好介於中間轉折點的本書,讓我們看到了辭掉警察工作,擔任私家偵探的史卡德在首部曲1972年的《父之罪》二十年後的樣子,以及逐漸變化中的紐約市的街道與人。

旅台的小說家、編劇,以《拾香記》讓台灣讀者記憶深刻的陳慧老師,多年前在台北某個社區書店偶遇史卡德之後,返回香港亦念念不忘,並且如同她認為所有優秀的推理小說都是編劇最好的教材一樣,她在教學上及自身編劇工作上都從卜洛克的作品獲益甚多。本書領讀摘要如下:

一、陳慧老師先從對馬修.史卡德的美好回憶說起,2005年當她在香港得知卜洛克受邀來台,立即托人到講座現場幫她請作者簽名、將書寄回香港,而這本書到現在她不捨得讀,因為一旦讀了後續就沒有「食糧」補給了。此書為《繁花將盡》。

二、當年在台北讀到馬修.史卡德時對台灣出版社充滿感謝。當然除了充分享受了閱讀的樂趣,工作上亦大有助益,然而直到去年家鄉香港政治及社會爆發重大事件,個人與周遭陷於巨大的不安,一如以往,她渴求從書本裡找到力量以支撐身心,很自然地,她從書架上取下的是書名非常符合當下景況的「行過死蔭之地」。

三、從來不完美的馬修史卡德依然持續地參加匿名戒酒聚會,她和女友依蓮仍然維持穩定的關係,但是由於沒有任何委託,他感到生活中開了個洞,而且越來越消沉。殊不知這次降下的是始料未及的、無名的、殘酷令人髮指的「惡」。

四、一名毒販的妻子遭到綁架隨以極盡慘忍的手法被撕票了。毒販托哥哥找上史卡德,這位哥哥也有酗酒問題,曾在戒酒聚會上知道史卡德。史卡德接了案之後才發現委託人為了防止販毒曝光所做的保全,使得謀殺案的線索幾乎為零,而放長線這番水磨工夫,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才有可能看到曙光。

五、一是從警界朋友那邊下手查找同類型犯罪,二是街頭查訪,所幸有一個視他為父、為師的小男孩幫忙,同時也得動用依蓮襄助,此外,對科技門外漢的史卡德而言,還需要有這方面的人馬。

六、和史卡德其他作品一樣,辦沒有人要辦的難案,幫沒人肯伸出援手的底層之人,於是我們看到了史卡德硬漢底下的暖呼呼的心。
為了那些遭到惡意殺害的,早被丟到社會邊緣之外的人,他鍥而不捨地做百分之九十八徒勞無功的事,期待百分之二破案緝凶的可能。

七、不止慘遭分屍的受害者、遺屬、辦案的偵探、助手,所有的人都因為近身的「惡」,而籠罩在黑暗之中,也因自身的恐懼、脆弱、無助、想要放棄,而禁錮在深淵之中,如行過死蔭之地。

八、陳慧讀到的是馬修的悲憫,他的付出即是真正的同情。尤其對照今日香港處境,眾多人們面對親人遭到迫害身亡、遭到蠻橫的不公不義,陷無數人於闃黑幽谷,亦如行過死蔭之地,不禁掩卷,不捨之情湧起。

九、這是她為什麼把馬修當成老友的很重要的原因。而這本書裡,馬修和伊蓮也碰到了他們終究要面對的關係問題,卜洛克亦處理極其細膩,值得細細體會。
「當天降蠻橫之惡,唯真情可以抵禦。」我想,這是馬修.史卡德(和卜洛克)為世間開的方劑。

更多精形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的「經典也青春」,香港作家、編劇,現任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客座副教授的陳慧老師,談勞倫斯.卜洛克的《行過死蔭之地》。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