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總試圖拋棄沒用的東西,我一心想成為有用的孩子
文/文禎;譯/簡郁璇
爸爸總試圖拋棄沒用的東西;而我,是個從小就體會到,爸爸能拋棄的清單中也包含了家人的早熟孩子。看著爸爸像在退貨般,把媽媽退還給娘家,相較於擔憂媽媽,我更擔憂自己。我連能回去的地方都沒有,所以總一心想成為有用的孩子。
我表現出勤學的樣子,不會沒事亂鬧脾氣。看著朋友們毫無顧忌地將內心話告訴家人,我也想過要不要開口說說看,但聽到爸爸說,就是因為日子太快活才會有青春期,我忍不住心想,幸好我沒這麼做。雖然賀爾蒙的變化帶來了青春痘,但如果將青春期比喻為一生中出去闖蕩的時機,那麼我根本就沒經歷過青春期。
假如要我選出人生中最冤枉的一件事,那就是二十三歲時沒人事先告訴我可以不用再和爸爸住。待在爸爸再也不會回來的家中,有好一段時間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應該採取什麼姿態。雖然還不到晚上,但就算我躺在床上,也什麼事都沒發生。
之後還發生了許多事,但我最想說的,是自己並沒有度過什麼美好的日子,還經歷了也許比先前更悲慘、更委屈的日子,就這麼來到了二十六歲。
我開心地回想剛才傾吐的那些時光,想起了爸爸的臉孔,也因此想起了不願回想起的兒時模樣。我總是畏畏縮縮,顧忌他人眼色,時時刻刻感到不安。即便爸爸人間蒸發了,那個樣貌依然留存在我體內。在外面時,我很努力避免露出馬腳,如今卻好像因為一個問題而露餡了,這讓我莫名羞愧。
我是為了尋找一個幸福記憶,而必須先回顧十個不幸記憶的人。因此,當有人問起我幸福的瞬間是什麼時候,能想起的就只有這些。我到現在還擔心著,參與這個企劃的讀者,會不會因為我的故事而變得憂鬱。
不過至少對我來說,卻有種莫名舒暢的感覺。
※ 本文摘自《一公分跳水》,原篇名為〈有用的孩子〉,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