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東京,上下班高峰期很容易遇到「中年衝撞大叔」
文/福澤喬
二○二○年六月,日本《產經新聞》社會版出現了一則新聞:一名四十九歲的上班族,在東京二重橋車站等車時,故意用右手肘撞擊一名三十歲女性上班族,結果這一撞,造成了這名女士重傷,必須住院三個星期。
在東京,只要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像是新宿、澀谷、池袋等人潮眾多的車站,很容易遇到這類「中年衝撞大叔」。他們多半穿著西裝,提著公事包,眉頭深鎖,看上去就像是普通上班族一般。此外他們大都是臨時起意犯案,隨著人潮前進時接近目標對象,再用身體衝撞對方,趁著對方驚魂未定的時候,快速地逃離現場,隱身在人群之中。
根據日本警視廳統計,「中年衝撞大叔」專挑落單、看起來沒有反擊能力的女子下手。如果她們身邊剛好有男性或是其他朋友同行,就會收斂行為。
在重視禮儀的日本社會中,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怪異的行為呢?一般來說,日本上班族到了四十幾歲的年紀,大都在公司擔任中低階主管職位。但是這群人剛踏入社會時就面臨「就業冰河期」,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終身雇用制度早就成了過往雲煙;因此,他們與年紀相仿的同儕之間,只有「人生勝利組」以及「人生魯蛇組」的分別。
這些大叔心裡有著一層陰影,越想要壓抑,黑影越強大,似乎只有對這個社會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才能稍微舒緩被自負、自尊心低落和空虛感籠罩的心。長期處在高壓的工作環境,很容易造成抑鬱症狀,但是很多日本人仍然覺得憂鬱症或是自律神經失調都是因為「根性」不足造成的,使得許多人不敢去看心理醫生,也不願面對內心生病的事實,認為是一件可恥的事。
這群「中年衝擊大叔」可說是日本社會長久以來被灌輸服從至上、自我壓抑所造成的反撲力量。想要改善這個社會問題,或許必須從根本的職場文化著手。
※ 本文摘自《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原篇名為〈「中年衝撞大叔」是對社會體制的反撲〉,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