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幻想的生活,幻滅的生活,他人的生活,你的生活
Photo Credit: Unsplash

【一週E書】幻想的生活,幻滅的生活,他人的生活,你的生活

文/犁客

上週末開始,衝破疫情資訊、衝破公投議題、衝破大大小小行車紀錄器監視錄影機網路論壇留言氣溫忽冷勿熱等種種新聞直接佔據閱聽大眾注意力的,是昔日偶像離婚之後爆出的種種八卦。

這事想想有點奇妙──偶像老實說已經有點不算偶像蠻多年了,在國內沒什麼轟動新作、主要的表演或代言大多在對岸的強國,大家還這麼關心幹嘛呢?離婚其實也就離婚了,這種個人家務事嘴幾句就不會有後續,會搞到大家像追劇一樣等進度的原因,是偶像前妻爆出的內幕和偶像原來的完美人設相差太遠,而偶像後續的應對方式也實在太爛。

喊著「不要半夜才發新訊息啊我們明天還要上班」的起鬨群眾沒什麼道理,因為沒人逼他們得等在網路彼端舔著嘴脣等待某一方的回擊;而特別的是這回的爆炸由偶像前妻在網路發動,媒體幾乎是被動跟著訊息跑,也就是說,這是前妻刻意將私家事扯到大眾眼前讓大家一起看的。

話說回來,其實人人都知道,完美人設肯定是假的──不是說一定不會有個接近「完美」的人,而是:一,「完美」的定義人人不同,其實用上這詞就是一個完美各自表述,而很難有個人能夠符合各種不同想像;二,完美形象有辦法建立,但真實生活裡有各種麻煩,和某個人生活得越近就越容易發現完美形象沒能蓋住的缺點,而且生活得越近就越可能必須承擔面對、包容、指正,或者放任那些缺點的責任。

是故,偶像和前妻的八卦真正提供的,是讓大家從一個印象落差巨大、刻意在公領域爆開的私家事裡頭,找出種種討論材料的機會,從怎麼寫一篇正確表達目的的文章,到女性在傳統觀念中受到的壓迫,從公關危機處理的觀察,到男性如何在某些環境裡放縱自己的愚蠢。

一如閱讀各種故事。差別只在這發生在現實世界,但,怎麼說呢,我們不是剛提過嗎:引起這麼大的反應與完美人設有關,而完美人設肯定是假的;是故,雖然發生在現實世界,但它仍然帶著虛構色彩。

不是說虛構就少了分量──以這事而言,虛構反倒增加了它的分量──而是說這事與其他虛構作品一樣, 除了讓大家抱持著理性分析或嗜血衝動的態度看戲之外,別忘了,「戲」本身就反應了我們的人生,展現了某種可供參考的姿態。

「幻想中的生活」、「幻滅中的生活」、「別人的生活」以及「自己選擇的生活」,從《親愛不完美人生》到《正常人》,從《妳以為妳是誰》到《俗女養成記》,在各式各樣的人生裡頭,我們其實在學習怎麼看待與思考自己,讓我們在他人家事或虛構故事之外,有能力用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調整自己的人生。

▶▶看看【《親愛的不完美人生》——喚起世代共鳴,與《正常人》相提並論的現象級小說!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

延伸閱讀:

  1. 讀書增加免疫力
  2. 有些人就在我們的想像之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