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當勞甜點曾有磅蛋糕?高人氣滿福堡引領早餐熱潮
文/ 雷.克洛克、羅伯特.安德森;譯/林步昇
除了有加盟主貢獻他們的創意之外,我的老友戴維.沃勒斯坦(Dave Wallerstein),亦即「巴拉班卡茨連鎖電影院」(Balaban & Katz)的老闆,率先提出大包薯條的構想。
他說自己愛吃薯條,但一小包吃不過癮,兩包又嫌太多。我們討論一下後,他終於說服我們在芝加哥他家附近的麥當勞試賣大薯。店內有個窗口名為「沃勒斯坦之窗」,因為每回經理或員工抬頭望向窗外,都會看到戴維在外窺探大薯的銷售情形;他根本就毋需擔心,大薯的銷量一飛沖天。戴維如今已退休,時間充裕,但仍善盡榮譽理事的職責,老愛跟我去訪視各地的麥當勞。
蘋果派正式登場之前,我們就已經花了許多時間,尋找適合麥當勞販售的甜點。我總覺得,有了甜點,菜單才算完整;但是甜點必須符合既有生產流程,又得廣為大眾所接受,實非易事。我本來以為草莓酥是最佳選擇,但只有試賣初期銷量不錯,之後便乏人問津;我原先也對磅蛋糕滿心期待,但它不夠吸睛。我們需要的是在廣告上夠討喜的產品。
正當我準備放棄之際,退役少校利頓.卡克蘭建議我們嘗試採用派皮類的甜點,那是美國南方很受歡迎的傳統美食。接下來的發展,在速食業想必已眾所周知。熱呼呼的蘋果派以及後來的櫻桃派,都具有獨特的魅力,非常適合加入麥當勞的產品陣容,大幅提升了我們的整體營收,並開創了全新產業,專門生產包餡的冷凍派皮,供應給各地的麥當勞餐館。
早餐漢堡
一九七二年耶誕節期間,我正造訪聖塔芭芭拉市,恰好接到當地加盟主厄伯.彼得森(Herb Peterson)的電話,他說有重要的東西要給我看,卻不肯透露任何細節。原來,他不希望我聽了之後斷然拒絕,這確實有可能,因為他的建議當時聽來簡直瘋狂:早餐漢堡。他先用製蛋圈做出圓形的蛋,蛋黃會隨之破裂,再鋪上一片起司和一片加拿大烤培根,最後疊在塗好奶油的烤英式瑪芬上面。我對他的簡報半信半疑,但嘗了一口之後,完全就被說服了。心想,哇塞!我要每家麥當勞馬上推出這項產品。當然,現實不可能如此,我們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才讓蛋堡完全融入生產體系之中。佛瑞德的太太派蒂將它取名為「滿福堡」(Egg McMuffin),推出之後立刻成為人氣產品。
滿福堡為麥當勞帶來全新商機:早餐。我們立刻著手進行相關事宜,而最讓人振奮的,莫過於見到研發、廣告行銷、營運供應的專家們跨部門合作,共同打造一項計畫,以迎合早餐族群的喜好。當時眾多問題都有待解決,推出新系列的產品後,許多挑戰更是頭一回遇到。舉例來說,早餐的菜單若要完整,一定需要有鬆餅。但是鬆餅的保溫時間極短,所以在客流量較低的時段,我們就得採用「現點現做」的方式。
我們的食品生產線製作漢堡和薯條的效率高而且速度快,但準備早餐的產品時,一切就得放慢,重新調整步調。麥當勞總部經過一番策劃,解決了早餐供給與生產的問題,加盟主可自行決定是否要跟進販售──準備早餐比較花時間,可能還得多僱用些員工,並讓現有員工接受培訓。因此,早餐的成長速度極為緩慢,但我觀察到它正逐漸在各地風行起來,預料許多麥當勞餐館將推出類似產品,例如週日供應的早午餐。
※ 本文摘自《永不放棄:我如何打造麥當勞王國(經典紀念版)》,原篇名為〈理想的組織〉,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