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E書】想同戀人講講思念,但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文/犁客
提到「科幻小說」,有些人會聯想到戰鬥場面、爆炸、機器人、太空船或外星怪物之類東西,這樣的聯想沒什麼問題,只是它變成刻板印象的話就和事實差距很大,除了不是每個科幻故事都會出現上述每種東西之外,很多科幻小說連戰鬥場面和爆炸都沒有──那個很可能是拍電影時加的而大家也的確因此印象深刻。
提到「科幻小說」,另外有些人會聯想到從個人生活樣態到整體社會制度的討論,這樣的聯想也沒什麼問題,因為它的確是很多優秀科幻經典包裹的主題,但,一樣的,如果把它變成刻板印象的話就和事實差距很大──每本書都講這些想像起來也太嚴肅了,輕鬆軟調一點的科幻小說還是很多的(甚至也有很搞笑的)。
我們先把科幻小說擱下。講一下寫情書(啊?)。
有人說過,一個人收到情人寫來的信,第一次會先匆匆讀,因為很想知道對方寫了什麼;然後放緩速度再讀一次,仔細思索每個字的使用每一段的銜接隱含了什麼意在言外的暗示;然後摸著信紙再讀一次,用指尖感受紙的纖維或湊近鼻子去聞氣味;然後閉上眼睛把整封信從頭到尾回想一次⋯⋯
總之會讀很多遍啦。
這麼說的那人生在比較古早的年代,除了還用信紙墨水之外,那時郵政系統甚至不算建立得很完善,還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要收到一封信得過好幾天(或好幾週),你思思念念大半個月才等到信,當然要好好讀細細讀讀到倒背如流才算數,接著也得好好寫細細寫寫到差不多能拿諾貝爾獎的程度才寄出你的回信。
所以就會有人感嘆現在寫電子郵件或傳即時訊息的感情多速食啦、回覆多無趣啦,內容文情並茂是不用想了連沒有錯字都很奢求;還讀很多遍咧?要是沒有搜尋功能,很多人連上一個小時傳訊講什麼都記不清楚。
問題是,談戀愛維繫感情這事有變嗎?
本質上其實沒有。人的需求還是一樣的,但訊息傳遞的時間短了,要求回覆的耐性也短了,必須做出反應的思考時間被壓縮,很多來回幾乎是下意識的拋接,幾乎接近當面對話但又不完全是當面對話。也就是說,雖然都是用文字(好吧或許加上表情符號)傳遞訊息,但古早年代寫情書和現代發訊息其實不完全一樣。而這個不完全一樣會讓相同的需求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方式與情緒連結。
這個差異來自於科技。但科技發展不見得想要導向這個差異。
這是「科幻小說」真正處理的事。
創作者會用一個可能存在或還不存在的設定,讓角色的生活與現今的現實產生一點點或很巨大的不同,剛提到的不管是戰鬥爆炸還是制度討論,原點都是從這樣的設定來的。而事實上,這樣設定,真要講的是一個人在其中得如何自處──讓我們回到寫情書的例子,在人類已經可以透過人工冬眠或蟲洞穿梭移民其他星球的年代,倘若我們想同戀人講講自己的思念但無法以光速前進,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溫柔,安靜,在緩緩的閱讀裡,把你的思緒帶到宇宙彼端。
▶▶參加【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新人類』,我們真的會就能從此幸福嗎?】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