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unsplash

比起習慣京都腔,摸清京都人說的話是何意思,才是最難

文/柏井壽;譯/游翔皓

俗話說「東男京女」。若論男性,則出身關東,尤其是生得魁武雄健、懂得及時行樂、解得萬種風情的江戶男為佳。若論女性,則以舉手投間足流露高貴典雅之京女為上。當然,此兩者的搭配,想必是天生一對的黃金組合。

這說法從何時開始已無從考證。但似乎是長期受到公認的看法,所以電視上綜藝節目經常以此為話題,讓來賓進行談論。

身為京男,坦白說我有些不服氣。好想提個反證來為京男同胞們辯駁一下。不過想想這也算不上什麼重要之事,就暫且擱置吧。相較於此,我倒比較想檢證京女是否真如一般所言,堪稱高貴典雅之典範。

要進一步檢證京女,那必須先給京女下個定義。單單只有住在京都這樣的事實,應該不足以被稱為京女。起碼必須是京都土生土長的女性,方有被稱為京女的資格。

換個話題。跟各位分享一則我親身見聞的軼事。

以前在西木屋町某角落有家店。有點像居酒屋,但料理精緻高級,坐在吧檯又看得見師傅手藝,所以也有點像割烹那種精緻料理店。現在店已經收了,我當時蠻常造訪。該店由一對夫妻共同經營,兩人包下所有工作。老闆手藝自然是精湛到沒話說,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老闆娘的親切招待,令人滿足而愉悅。我推薦給好幾位朋友,去過的都覺得非常滿意。

大家一致公認,老闆娘就是典型的京女,我也這麼認為。但事實上,老闆娘並非土生土長的京都女性,而是結婚後才隨老公移居至京都。

老闆娘生長於福井縣一個叫敦賀的地方,移居京都迄今未滿三十年,我得知事實後,真的很驚訝。

外地人要熟練京都話並不容易,儘管日常生活耳濡目染十多年,然而,與老闆娘的對談中,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實是這麼一段話——比起習慣京都話,探知京都人的真實想法、或摸清京都人所說的話究竟是何意思,才是最難的——這裡提到的京都人,當然也包括她朝夕相處的另一半。

確實,京都話有別於其他關西方言,僅透過些微音調變化,就會造成不同意思,真的很難!

京都人的心思難以捉摸,嘴上說的,和心中所想的,肯定存在落差。所以聽京都人講話不可從字面上去理解。

我還聽了老闆娘講述這麼一段經歷。

她結婚後,和老公一起開了這家料理店,到了第三年,因受饕客好評而打響知名度,甚至有些饕客從東京特地前來。有天晚上,某位全國連鎖大型百貨公司之董事級人物來店消費。老闆娘對他的第一印象是這樣:

身上那套西裝看起來很昂貴,一看就知道是既有錢又講究。

這個人自稱美食家,我一聽就緊張起來了。果不其然,他點菜時,不時流露出對食材及調理方式的見解及指示。我心想對這樣的客人絕不能怠慢,更不能拿店內二三流的東西出來丟人現眼。但就在此時,平常只忙著料理食物,無暇招呼客人的老公,居然很唐突地開口說話了。

「您戴的真是隻好錶啊!真不像是隻會出現在敝小店的好錶呢!」

我家那口子沒什麼品味,平常也沒什麼收藏嗜好,哪可能清楚錶的好壞。而且他最不可能做的就是阿諛奉承別人。總之,眼前發生的,耳裡聽到的,總讓我覺得有些不真實。

他才剛說完,馬上取出一套碗盤餐具,與平常用的完全不同。

我們夫妻並不是高級餐具的購買狂,只因兩人都喜歡器皿類物品,所以平常看到中意的,又覺得適合在店內使用的,便會買下來,實際用於料理的裝盤。老公常說,美味料理可能因器皿大大加分,也可能被不合適的器皿糟蹋。

那位客人雖對料理相關事知之甚詳,頗有見地,但對餐具器皿等,顯然沒什麼興趣與指教。因此,對於老公拿出的這套餐具,並沒有絲毫在意,用餐後便滿足地離開。

當晚打烊後,我在內外場清潔時,順便問了老公,幹嘛突然誇起客人的手錶?結果老公這麼回答我:

「戴著那種一大顆像鎖頭的錶來用餐根本是沒常識。不小心就會碰壞店內陶製餐具,或是刮傷漆器。不過,那位客人看似來頭不小,所以也不好明說,只能迂迴說些五四三的,希望他能注意,結果還是沒用。雖說對這位客人有些抱歉,但無奈之餘,也只好拿出平常沒在用的器具。用這組較次等的餐具出菜,當作我們無言的抗議。」

原來如此!我原以為老公終於開竅了,懂得說些好聽話,還有點小感動呢!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京都人說話的功力,真讓我眼界大開了。

光聽完這則軼事,相信各位就可以感受到,京都人處事手段很不一般。順帶一提,這位男主人是從四代前開始移住到京都,所以稱得上正統京都人。

精通茶道,或長時間處理美術品的人,應該都會注意到這種場合,必須將手上金屬製的戒指或手錶取下。後來聽說那位老闆表示,雖然他拐著彎給予指責,但若那位貴客注意到手錶的問題自行取下的話,他是打算拿出珍藏的器皿來招待對方的。

※ 本文摘自《京都力揭祕》,原篇名為〈「真是隻好錶」〉,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