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創價,從重研發開始:堅持台灣半導體業要走出代工宿命

口述/吳敏求;文/楊倩蓉

投資研發就不怕中國威脅

吳敏求感慨,台灣的問題在於經濟發展過程裡,最大的苦處就是早期家庭及工廠幫忙做外銷時,都是做便宜的代工,造成台灣長期低薪,因為老闆習慣賺低毛利,所以給員工的薪資也很便宜。他認為現在台灣的重點應該放在,創造自己的know-how,才有價值。

由於台灣科技業經過三十多年的代工,在過去這十年確實累積技術到一定程度,也做出競爭力,但這個方式是否正確,他表示存疑,在他看來,台灣還是在做me too 的工作。

盧志遠也分析,科技業代工有兩種,一種是拿了人家技術,我就幫你做,也就是你技術給我,我還要付一些錢給你,我拿去賣一顆的錢,要提撥一定的比例給技術授權的公司。台灣多數科技公司都是這樣,每一家背後都有一個主子,跟他買技術,照著做就對了,但這不叫做自有,因為如果對方倒了,台灣的公司也會跟著倒。當年台灣所有做DRAM的公司今天為什麼會變得這麼慘,就是因為他們的母公司倒了。做半導體如果長久代工就會受制於人,因為你長不大,沒有自己的品牌,賣技術給你的公司把你看做海外工廠而已。

在堅持自有技術與自有產品上,一直走在一條孤單道路上的吳敏求直言,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大家都不想花時間做長時間研發,太短線操作,產品都不是自己開發,而是別人做好的,經過加工再拿到外面便宜賣,毛利雖低,但是大量生產還是可以做大。更何況,做自己產品的缺點在於,因為市場有限,營業額要變大不容易,而做代工的好處是,不必負擔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輸贏,只要根據對方的要求生產就好,也省了一半資源與金錢。

影響所及,從媒體到投資人,大家都習慣這樣的經營模式,看到旺宏動輒投入別人數倍的研發經費,反而認為不正常,質疑為什麼要投入這麼多的研發經費?但事實上,國外在研發經費上,也是每年提撥營業額的一○%以上。

「一個遠見,通常要二十年到三十年才會顯現出來。」這是吳敏求的感慨。每一種事業都有它的成功模式,沒有好或不好,但是從他的角度來看,台灣如果只會代工,總有一天會遭遇到困境。

吳敏求認為首先遭遇的很可能就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因為中國大陸的技術不會永遠落後台灣,不會停在那裡,雖然台灣現在會的,中國大陸還不會,但是他直指核心,台灣做的很多還是me too 的產品,而非走在前面的領先者,一旦中國大陸技術起來,很快就會趕上。所以他才在論壇上,呼籲大家要想得遠一點。他甚至硬氣地說,我寧可整個公司關門,也不會只為了賺一點錢走近路,雖然眼前賺到了,卻無法走長。

提供別人不能提供的價值

吳敏求從創業一開始就要求跟客戶平起平坐,在美國工作十幾年的他,認為公司彼此之間應該基於平等條件談合作,拒絕吃悶虧。只不過,旺宏剛創業時,想要堅持平起平坐很困難,因為與客戶談判時,對方會說,每家公司都接受同樣的合約條款,為什麼你們不接受?吳敏求會說,因為我跟別人不一樣。

這個堅持的背後,在於一定要提供別人所不能提供的價值,才有談判空間。如果只做me too 的產品,自然毫無談判優勢。這就是他一直強調研發的重要,因為所有東西都有相對存在的條件,只有靠自己的技術研發出特殊價值,才有能力堅持平等談判。

吳敏求語重心長地說:「做為經營者一定要學會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價值要能賣得出去,如果自己的價值賣不出去,就對不起員工。」包括打國際官司,到目前為止,旺宏是台灣唯一在國際上打贏專利官司的科技公司。

本文介紹:
吳敏求傳》。本書作者/吳敏求口述、楊倩蓉著文;出版社/天下文化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延伸閱讀:

  1. 方賢齊傳:電信之父、科技推手
  2. 施敏與數位時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