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藏在流行音樂裡的神秘訊息是真有其事?還是過度解讀?
文/古倫姆斯(David Robert Grimes);譯/楊玉齡
單憑這些靈異故事的無所不在,就足以令人停下來仔細思考。雖說其中有些必定純屬編造,或是妄想症的症狀,但這些事證還是不足以解釋所有這類事情。因為我們當中有一些很誠懇的人,他們不太會撒謊,卻說出自己與靈魂接觸的故事;甚至是我們自身也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卻無從解釋。雖然我們曉得人的感知是會出錯的,但是這些頭腦清醒的人的敘事中,栩栩如生的細節,還是會削弱我們的懷疑。就算我們的感官不完美,我們的心智怎麼可能用如此具體且令人信服的方式,來誤導我們呢?想解決這個疑問,我們需要更瞭解自身的感知,才能知道它為何會把我們引入歧途。
模式妄想症
部分答案在於:我們人類適應了要去找出模式,即便根本沒有模式。在靈媒風潮盛行之際,科普雜誌《科學人》詢問愛迪生,他的發明能否用來與亡者溝通。身為留聲機發明人以及慣於自吹自擂的人,愛迪生答道,如果靈魂能夠產生作用力,那麼電子記錄裝置將是最能偵測到它們的儀器了。
雖然對通靈術的迷信在二十世紀初期衰退了,但是偵測靈魂的想法從來沒有徹底消失。隨著盤式錄音在1950年代出現,當攝影師馮薩萊(Attila Von Szalay)開始透過錄音來記錄所謂的陰陽交流,並命名為超自然電子異象(EVP),這類想法又復活了。
對超自然電子異象的興趣,滿溢到文化主流中,直到今天仍是超自然現象愛好者最感興趣的題材。但是,儘管相信的人把靜電干擾噪音詮釋為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訊息,這些看似明顯的訊息其實都能用干擾或妄想來解釋。這種現象的心理原因在於「模式妄想症」(apophenia)──對於隨機的資料,過度解讀為具有某種特殊的模式。
同樣的,當家庭用錄音機問世之後,也導致好些傳說,例如在流行音樂中發現了隱藏的反向訊息。這促成一個奇特的現象,兩批迥然不同的族群都執迷於反向播放錄音:一方是閒得發慌的青少年樂迷,另一方則是高舉道德大旗,相信魔鬼密碼藏在流行音樂中的宗教狂熱份子。
這是一場被誤導(雖說也很好笑)的徒勞。想要讓一連串聲音在錄音帶反轉後傳達出不同的意義,非常困難。即便如此,還是傳出好些隱藏在唱片背後的陰暗故事,例如齊柏林飛船合唱團的作品〈天堂之梯〉(Stairway to Heaven),如果反向播放,據稱會講出一則關於魔鬼虐待人的陰暗故事,其中包括這些字句:「有一個工具棚,他在那兒折磨我們,悲哀的撒旦。」皇后合唱團的作品〈又掛了一個〉(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據稱包含了一則隱藏的訊息,強調食人族的樂趣。[38]這就是模式妄想症的威力:只要給予足夠的暗示,就能編出看似真實的訊息。
對於隱藏訊息的道德恐慌,大多只是歷史上怪異的小注腳,但是別忘了,它對當代的影響甚至超過福音派社群裡較多疑的份子。其中最能代表這類信仰流行程度的,或許要算是猶太祭司搖滾樂團了。身為英國重金屬樂團佼佼者,猶太祭司擁有一長串熱銷唱片,包括他們在1978年錄製的專輯《汙點階級》(Stained Class)。裡頭有一首曲子叫做〈你出面,比我好〉(Better by You, Better than Me),這首單曲後來為猶太祭司樂團惹來了麻煩。多年後,距離他們半個地球以外的地方,兩名內華達州青少年,凡斯和貝克內在1985年的某天晚上,頂著讓人大汗淋漓的沙漠高溫,聆聽這首歌。然後莫名其妙,兩個年輕的大男生舉起槍,對著自己的頭部扣下扳機。
貝克內當場死亡,但是凡斯倖存下來,又活了三年,才死於藥物併發症。這件悲劇過後,男孩家屬急於找出背後的原因,來解釋為何年輕的生命會毫無意義的喪生,也就是為自殺的複雜性,找出代罪羔羊。關注轉向了這兩人酷愛的重金屬音樂,而猶太祭司樂團被認定為是他們死亡的潛在催化劑。然而,猶太祭司產量豐富的作品中,一點兒都找不出鼓勵自殺的意思,哪怕間接鼓勵都沒有。但還是一樣,學校的輔導老師宣稱,凡斯曾經譴責是那首歌引發了這起悲劇。家屬和他們的律師指稱,那首歌在反向播放時含有隱藏的訊息,就隱匿在一團混亂中──那是一個不祥的、隱晦的指令,是在下達自殺協定:去做(Do it)。
這對猶太祭司樂團來說也是聞所未聞,他們堅稱歌詞裡絕對沒有這種訊息。然而凡斯的家人還是堅持,他們非常確定這裡頭有一個潛意識的命令,要這兩名男生結束自己的生命。法官懷海德雖然心中存疑,但還是判定案子成立。雪上加霜的是,他還裁定潛意識的訊息不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所幸這個案子最終在1990年8月遭到駁回。
心理學家兼被告證人摩爾(Timothy E. Moore)在幫《懷疑探索者》(Skeptical Inquirer,副標題是〈科學與理性雜誌〉)撰寫的評論中,明確解釋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言詞,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在潛意識裡有多麼容易受操縱,去聽見這類幽靈般的命令:
感知是一種主動、建構性的過程。因此,人們往往會看見或聽見本來就有意(或受到鼓勵)去感知的東西。這場在三分鐘的重金屬搖滾錄音中,需要隔離並放大幾十個小段片,才能辛苦完成的搜尋,或許能產生出一些尚能理解的字詞,雖然這些字詞在正常聆聽的情況下,是無法理解的。事實上,如果沒能弄出一點這樣的「發現」,才真讓人驚訝呢。
補充說明
[38] 身為重搖滾樂迷,我在青少年時期花了不知多少時間聆聽反轉錄音檔,想要捕捉這些所謂的隱密訊息。結果當然只是胡扯。在網路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我們必須自己找點樂子。
※ 本文摘自《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原篇名〈潛意識裡的幽靈〉,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