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搭乘一艘滿載辭彙的大船——楊憶慈談三浦紫苑的《編舟記》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有兩個關於辭典(字典)的鮮明記憶。

一個是小學時,模範生獎和畢業典禮九信獎,分別拿到了一本做為獎品的厚厚(當時的感覺)字典。(我相信至今給中小學生的嘉獎還是一樣吧)

另一個是在牛頓公司工作時,出版部門有一群像貓一樣的同事,他們的工作就是長年在編輯和修訂辭典。

最近印象深刻的則是,同是《編舟記》演員之一的黑木華,在她主演的一部劇集中,若遇到責難和質疑時,總是取出隨身攜帶的字典,從中找出該字詞的定義和如何思考的方向,例如「朋友」。

本集節目邀請到有法律背景的說書高手,讀墨電子書網站商品部總監楊憶慈來談一本關於辭典編輯的小說《編舟記》,我聽得興味盎然。憶慈的精彩領讀摘要如下:

一、憶慈首先表示,《編舟記》是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知名代表作,10年前出版繁時書名為《啟航吧,編舟計畫!》,今年出版10週年紀念改名為《編舟記》。

《編舟記》在2012年於日本出版時,就獲得當年的本屋大賞第一名,至今在日本暢銷146萬冊,也曾經改編成動畫、電影,由日本知名演員松田龍平、宮崎葵主演。

這樣的人氣之作,主題竟然是讓人想像起來很安靜、甚至枯燥無聊的編字典,這可說是非常特別的。

二、雖說作者呈現了書中人物更生活化的一面,但看著幾位編輯角色的個性和作為,即使身為同業,仍會驚嘆,辭典畢竟還是一種很特別的書類,就整個編輯上的環節而言,跟其他書類有很大的差異。

憶慈舉例說,編輯們幾乎是隨時隨地都在搜集辭彙,哪怕是正在吃飯,或快要睡著前,想到的東西都會記錄在字卡上,因此可說片刻離不開字卡。

此外,當他們在編纂時,既要從幾十萬的辭彙裡選出要採用哪些,還要考慮是否要加上隨著時代而產出的辭彙,更難的是決定是否要刪除原本收入的辭彙?

好比有很多辭彙是現今很少用到的,但卻很難去斷定是否完全沒有人會再去查閱,尤其像辭彙是無窮的,因此辭典是一種無法真正完成的作品,也因此,在編辭典這件事上,一定得設定一個時間點喊停才行。

三、憶慈指出,這本小說一開頭就破題,書名為什麼叫做《編舟記》?主要就是出版社有一個新的辭典出版計劃,這部辭典叫做《大渡海》,而辭典就是一艘橫渡文字大海的船,人們搭上辭典這艘船,去採集浮在黑暗海面上的微小光芒,以便用更精準的辭彙將心意傳達出去,如果沒有辭典,我們就只能茫然地停在文字大海上,所以辭彙是如此重要!

只是在實際操作上究竟要收錄哪些辭彙?辭彙總是不斷新增和死亡,辭典編纂必須設立一個時間點,否則這艘船永遠無法靠岸。

四、憶慈接著表示,作者三浦紫苑寫作時是需要大量使用辭典的,有趣的是即使是「戀愛」,或其他常聽到、掛在嘴巴上的辭彙,每部辭典卻都有不同的解釋。

而要怎麼解釋一個字詞,跟我們生活型態或社會的變遷有關,辭典的編輯必須思考這個辭彙要怎樣下一個更接近當代生活的解釋,而且這個解釋也必須能持續一段時間。

憶慈說,這種情形有點像編纂者成了辭彙的法官,決定是否收錄,以及如何闡述和表達。又由於每個人有其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專業,因此辭彙的說明、出處及例句,很難單由一個人來撰寫,會邀集各個領域的專家,甚至超過50位以上的執行者共同作業。這也可以想像為什麼一本辭典的完成得歷經五次的校稿了。

五、若是在過程中有個閃失,必須重新來過的話,又是怎樣的慘況呢?憶慈表示,在《編舟記》,是緊急調度工讀生的團隊和編輯小組,加班熬夜一整個月,逐一地去檢查每個辭條,這是因為大部頭的辭典,通常很早就要決定字級大小、排列和版面,最後才算出總頁數、定價,因而儘管只是要在中間略作刪改,或漏掉任何一個詞,都會是浩大的工程。

印刷也迥異於其他書籍形式的考量,選用的紙張更是講究。小說中,主角花了很多時間不斷試驗,開發出《大渡海》這部辭典的專用紙。

六、憶慈強調,《編舟記 》除了描寫編纂編辭典的專業知識,更是一部好看的小說,叫好又叫座。

三浦紫苑厲害的地方在於她要寫的絕對不是一部關於職人的紀錄。她把其中的角色都刻畫得生動、立體,呈現出有趣的職場生活,充滿了人味。

書中的每一章都是以一位角色的視角作為主述者,帶出現在正在任務的哪一個階段,以及角色對於工作有什麼認知的心路歷程。

例如第一章,大渡海的提案者荒木先生,他在歷經三十年的校稿生活之後,提案一通過就要退休了。

第二章就進入荒木老編找到的苦主馬締。馬締是個有點書呆子的人,本來被放到業務部,以這種性格在業務部被視為冗員,但調到辭典編輯部後馬上挑起大樑。

這樣五人團隊裡唯一的正職,其實只是一個小菜鳥,要如何主導剛剛講到的一大堆事情呢?

七、憶慈最後點出,作者不僅透過對於馬締反覆自省的描寫,讓我們看出一個編輯從菜鳥到成熟的成長過程,還以另一個角色,平凡上班族的西岡,來對照太過特異的怪胎馬締。

而這個因被調到業務部而自我懷疑的西岡,卻是最打動憶慈的角色。為什麼呢?

難道是小田切大勝松田龍平?

此外,在高度發達的數位社會,我們該怎麼看待辭典編纂這份職業和工作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本集的「經典也青春」,讀墨電子書網站商品部總監楊憶慈來《編舟記》。

IC之音竹科廣播播出時間:週四上午8:15(首播)、週日下午14:00(重播)

收聽本集節目:


▶︎▶︎▶︎免費訂閱經典也青春 Podcast。名家領讀,經典隨身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