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舉手】那隻該被拋棄的小貓,還有父親。《棄貓》
文/怪物星人上春樹是日本近代暢銷小說家,而立之年才提筆寫作,因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創作題材,在初試啼聲時便受到日本文壇的肯定,更陸續拿下「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賞」等大獎,進而奠定其在日本文壇中的地位。雖說村上春樹的作品早已走入大眾視野,甚至被列為小說控的必讀刊物,但我第一本接觸到他寫的書卻是這本2020年出版的《棄貓》,而且這本書還不是他最為人熟知的「小說作品」,而是散文隨筆。
這本書在說⋯⋯
本書從作者兒時與父親放開車前往海邊放生小貓的故事開始說起,隨後便開始談起自己與父親的相處過程,以及自己對父親過往經歷的印象和推測。由於作者的父親曾參與日本侵華戰爭,因此書中也提及了一些歷史事件,對歷史小說有興趣的人應該也會對這本書有興趣。
書本內容雖然感性,但沒有任何過於煽情的詞彙,有的只有一種平靜、樸實的滄桑感,配著台灣新銳插畫家高妍的插畫來閱讀,更能投入作者想呈現的情緒當中。插畫以低飽和的顏色作為主色調,帶出一種懷舊且平淡的感覺,跟內容的調性很搭。
歷史不論美醜,都有需要被傳承的價值。
「傳承」是本書強調的重點概念之一。從一開始作者的父親考慮是否需要接任家裡的寺廟,到他猶豫跟年幼的作者講過去參戰時處決俘虜的經歷,再到他指望作者走上和他一樣的路等等,談的都是一種傳承的概念。
過去人們以文字、圖像、影像來記錄該時空背景下所發生的一切,就是期望這些內容可以被持續傳頌,能成為後人引以為戒或以此為榮的片段。或許某部分的它不是那麼光鮮亮麗,但他都有被後人看見的必要,更有被傳承的價值。
歷史是已發生的事實,而經歷過那些歷史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因此改變自己的個性或價值觀。而書中,愛好俳句的作者父親就在僧侶和士兵的身份轉換間看盡人生百態,面對袍澤在沙場上的壯烈殉職,以及需要親手處決無力反擊的俘虜,都讓他改變了他在創作俳句上的風格和內容。
我們只是朝向廣袤的大地降下的龐大數量的雨滴的,無名的一滴而已。雖然是獨特的,卻也是可能交換的一滴。但那一滴雨水,也有一滴雨水的心思。有一滴雨水的歷史有將其傳承下去的一滴雨水的義務。
從村上父子的互動中反思家庭教育
書中作者有提到因為自己的反骨和叛逆,導致自己與熱愛學術研究的父親關係每況愈下。父親是在戰亂中僥倖存活的人,因此認為自己還有辦法讀書和創作是幸運的;而作者呢,生長在普通家庭,也正因生於和平年代,做起事來較容易有現代人常出現的「任性」。對於自己熱愛的事物就會全力做,而自己沒興趣的事情就置之不理,我自己也是這樣。
個性上的矛盾,再加上作者早婚等種種因素,使得父子間的矛盾愈演愈烈,進而導致倆人多年無話,直到父親臨死前倆人才終於化解懸掛已久的心結。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禁反思,父母究竟該不該對自己的小孩寄託過多的期待,是否該因為小孩有自己的想法就將其冠上「不乖」的罪名。望子成龍相信是大家都有的心態,但因為成長背景不同,或許小孩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走什麼樣的路,此時父母該做的應該是當個陪跑教練,在孩子築夢的路上鼓勵他前進。而孩子也不該將父母視為魔鬼或敵人,試試看對父母敞開心扉,讓他們了解自己心中的小火苗到底為何燃燒。
凡事皆為「上去容易,下來難」
在書的後半段,作者說了一個少年時在檐廊遇見一直小貓的故事。小貓一個勁地往樹上爬,到頂端時卻因高度過高而不敢下來。這也反思了某些人的通病,「敢冒險,但不一定會記得給自己留後路」。包括我自己在內,做事做得太起勁時,可能會忘記思考自己還有沒有退路,是否真的無後顧之憂。
後來在村叔的回憶中,這隻小貓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不知道是自己跳了下來,還是求救到精疲力竭而死。但或許這些都不重要,我們要知道的就只是「下來,往往比上去困難得多」,因此我們在向上攀爬時,也該好好為自己保留選擇的餘地,別再說「反正頭都洗下去了,還能怎麼辦。」
後記
跟村上春樹的相遇算某種特別的緣分,也讓平時不太接觸異國文學的我開拓了閱讀視野。雖說這本書才一百頁出頭,但在輕薄的外表下潛藏的是村叔對父親最真誠的告白及人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