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力總是讓我們很「頭痛」,但⋯⋯為什麼?
文/凱蒂.蒙洛醫師,譯/高子晴
大多數偏頭痛患者都曾經被說過「可能是因為你壓力太大吧。」當然,我也被人說過壓力是我發作的原因。我不喜歡這句話,那就像是在責怪患者,暗示他們沒有自行應對,或是他們應該「冷靜下來」,然後一切就會好起來了。不過,在許多成功的偏頭痛控制計劃中,減輕壓力的確也占有核心地位。
承認並治療心理疾患也很重要。曾經有項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中4%伴隨輕度至中度的憂鬱症狀。偏頭痛與心理健康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但這種負面影響可以透過治療改善。
在本章中,我們會探討那些可能給大腦帶來壓力的身體與情緒因素,再探索有哪些策略可能可以減輕這種壓力。我們也會討論到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焦慮和憂鬱—通常會如何與偏頭痛共存,以及可以尋求什麼協助。家庭生活同樣會因為這些因素受到影響。
患偏頭痛的大腦會受到什麼「壓力」?
偏頭痛患者的大腦在基因上就已經預設為會對心理與生理變化做出異常反應,即便在發作間期也還是過度容易受到刺激。長期存在的壓力會使偏頭痛變得愈來愈頻繁,隨著時間推移,你的陣發性偏頭痛最後就會變成慢性偏頭痛。
光線、視覺圖像、氣味和聲音都是會對偏頭痛大腦造成刺激的生理性壓力源。我有許多患者透過調低電腦螢幕亮度、下載降低螢幕眩光的軟體、使用手機的「黑暗模式」或戴上有色眼鏡(如 MigraLens、TheraSpecs或 Avulux等品牌 的產品)以減少光線、眩光的影響。人在外頭時,戴一頂寬邊帽和一副太陽鏡可以減少來自太陽的眩光。而日光燈可能就得關掉或遮蔽,再用檯燈作為替代光源。
條紋和格子等高對比度的圖形也會刺激到一些人。之前有位五歲的患者就請他媽媽不要再把妹妹的制服掛在門上,因為他一看到格紋布料就會非常不舒服,還會偏頭痛發作。
在家要不聞到強烈氣味可能相對簡單,但在工作或外出時就難多了,不論是暴露在香水、食物的氣味或是柴油廢氣中,現場狀況都更難控制。耳機或耳塞則有助於減輕來自外部噪音的壓力。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將響亮刺耳的音樂關掉。
減少這些生理性壓力源可以讓你的大腦舒服一點,減少發作的機會,也有助於讓人不用多久就平靜下來。
人們有時候會說自己「壓力太大」,而情緒性壓力源也是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特徵。好的壓力令人興奮,也會引起挑戰的動力;壞的壓力則會導致憂慮或沮喪。
壓力透過化學介質影響身體,這些化學介質包括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與葡萄糖皮質素。這些荷爾蒙的釋放會導致那些與壓力相關的典型身體反應與感覺:口乾舌燥、心跳加速、胃部翻騰以及焦慮或恐慌。這些反應可能有益,能讓我 們在確實發生危險或接近危險的情況下逃離或保護自己,但如果反應時間拉長,或這些反應與實際威脅不成比例,就一點也幫不上忙了。
當我們「壓力太大」時,長期的不良壓力會壓倒身體的反應機制,並逐漸導致身體不適。
不論壓力是好是壞,在導致偏頭痛惡化的誘因中,它都名列最常被提出的幾項。但是,由於發作是由多種觸發因素相互組合而引起,因此僅僅歸咎於壓力無濟於事。
偏頭痛是一種終生共存且有起有落的疾病,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如換工作、搬家、遇到經濟困難或家庭衝突—通常都會增加發作頻率。慢性壓力對我們的身體和大腦造成的耗損,會引發偏頭痛以及憂鬱和焦慮等情感疾患(mood disorder)。了解這點後,我們可以由此開始,看看有哪些事物或許幫得上忙。畢竟,我們無法一再阻止情緒性壓力源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以及生活中無從預料的大事,都常使我們陷入壓力情境。不過我們可以將焦點放在對壓力源作出的反應,降低壓力源對我們的影響。
要改變習以為常的反應很難,可能得花點時間才能找出適合你及運用在生活中的減壓技巧。請保持耐心,努力不懈地尋求平靜吧。
本文摘自《偏頭痛的你不需忍痛生活》,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