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真正可怕的,是把世界逼你說出口的話,當成自己的意志

文/顧青玄 《地球星人》是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2018年的作品。明明擁有療癒的封面、可愛的書名,為什麼不少讀者在劇透後選擇放棄此書?這本書的結局真的那麼糟糕? 原生家庭中的「他者」 在建構一個人的身份認同時,常常會以「我者」與「他者」區別,構成身份的元素多重且複雜,不過從結果論,簡而言之就是「物以類聚…

我會覺得自己在做的,與其說是寫作,更像是心理治療

文/宋尚緯 0 雖然整本詩集只有一首寫給阿存的詩,但這本詩集獻給他,謝謝他的陪伴,因為他我才能走過許多陰翳的低谷。希望我也能夠陪他走過他的陰天與晴天。 1 回過神來,距離我出上一本詩集居然也已經將近兩年了。因為要整理詩集的關係,我將這兩年間寫的作品全部重新整理了一遍,回顧了一下自己寫了什麼,修正作品…

在韓國,他人即地獄

文/ 陳慶德  許多文化學者想透過「我們」語言特性,來探討韓國人的自殺問題,在我看來,情況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嚴重與複雜。 首先,「我們」一詞已經帶出了「他者」的面向。沒有他人、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他者,如何成就「我們」呢?因此,不僅僅是語言思維造就自殺的盛行,我們必須要放大到韓國社會整…

9/21【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虛/實文化他者的辯證:莒哈絲電影〈情人〉與戲劇〈最佳利益〉中的主題思想

他者的理論在中古老的典籍中便已存在。「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篇,一開頭便點出「他者」這個觀念的重要性。每個人在其一生中,在他的為學為人的過程中,這個所謂的他者均扮演無限重要的角色。當然這裡的他者,至少可以包含兩個指涉,一個是內在的他者,一個是外在的他者。由於文化的差異,在修為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