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蝙蝠俠,是因為我們需要生活在一個「不需要蝙蝠俠」的城市

文/臥斧 「我相信高譚市。」 一九九九年,由傑夫.洛布編劇,提姆.賽爾作畫的《漫長的萬聖節》,一身西裝,隱在影裡的布魯斯.韋恩,陰鬱地用這句話拉開故事序幕。我知道,高譚市是韋恩居住的城市、韋恩的另一個身分是蝙蝠俠──但這些事情,我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知道的呢? 我不確定。 當然,我可以明確地說出…

從黑幫經典到溫馨童書,都是改編的啦!──五部讓你意想不到的改編電影

文/犁客 從百餘年前電影發展初期,就開始有電影製作者嘗試將文學作品搬上大銀幕;結合深層人性底蘊的文學作品、日新月異的拍攝技術,加上男女演員的演技及明星光環,讓這些由文字或圖像轉化的動態影像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也更容易成為票房及評價皆佳的經典電影。 時至今日,好萊塢每年仍有至少一半改編自小說、傳記、圖文…

或許只是不知怎麼化妝,或許只是不想化妝──馬欣與《反派的力量》

文/犁客 2008 年,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不但替超級英雄電影定下新的典範、揭示暑期檔商業電影有兼顧類型趣味及深沉內涵的可能,也讓在電影上映前幾個月猝亡的影星希斯‧萊傑(Heath Ledger),藉本片留下了他對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