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我所記得與不想記得的李敖(下)

►►【果子離群索書】我所記得與不想記得的李敖(上) ►►【果子離群索書】我所記得與不想記得的李敖(中) 說李敖寫最好的是散文,是有依據的。《李敖文存》(1979年,共兩冊)收錄了好幾篇結構嚴謹、幽默巧智、格調高遠的文章,〈由不自由的自由到自由的不自由〉等文尤為上品,〈且從青史看青樓〉、〈中華大賭特賭…

【果子離群索書】我所記得與不想記得的李敖(中)

►►【果子離群索書】我所記得與不想記得的李敖(上) 當李敖的朋友是快樂的,他懂人情義理,風趣幽默;當李敖的朋友是痛苦的,他睚眥必報,死纏爛打。 恩怨情仇,本為私事,但摻進著作裡,就是作者與讀者的事了。這個現象在《李敖千秋評論》中後期尤其明顯。 《李敖千秋評論》於李敖二次入獄時發行,因為受刑人不得為雜…

【果子離群索書】女間諜與被貽誤的婆娑之島

歷史小說不會只是說個故事,圖個過癮而已,總有要表達的意念,只不過這分企圖有的清楚顯現,有的隱約含蓄。平路寫《婆娑之島》,有很多話要說,對台灣前途,看過去,想未來,關切與憂心,期許與遺憾,都溢於言表。 大部分歷史小說,與武俠小說一樣,被歸類於類型/通俗小說,往往一寫好幾冊。但也有作家以純文學手法表現,…

【果子離群索書】歷史小說教我的事

歷史小說,我不見得那麼愛讀,常翻閱,多少帶點功利取向,希望透過小說,增進對歷史本身的理解。但此舉正說明了歷史小說的威力、魔力與魅力。 從讀者角度出發,歷史小說教我的事,主要是:關注或引發興趣於某段某部分的歷史、補綴史書空白、解開史實不解之處,以及增加歷史知識。 一段歷史人事,讓人耳熟能詳,很少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