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讀四十幾本書、每本寫三千到一萬字心得,只是剛好而已──專訪七月店長黃欽勇

文/犁客 「我一年讀四十幾本書,每本都寫三千到一萬字的感想;喔,」黃欽勇補充,「這些還不包括工作上要讀的資料和公司產出的報告。」 黃欽勇是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的創辦人及社長,是個資歷超過三十年的產業分析師,是個慣於沉浸在知識裡的人,是個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孩子──「我的祖父是位…

見證暴力,讓一名溫和少年成為真正的反抗者

文/楊翠 一九○六年十月十八日,楊逵(本名楊貴)出生於日治時期台南州大目降街觀音廟二四七號,今天台南市新化區老街附近,市場外西北角。父親楊鼻,母親蘇足,父母都是文盲,育有七個子女,其中四個夭折,僅餘楊大松、楊趂、楊逵三個兒子。 「大目降」出自西拉雅族語 TAVOCAN,意為「山林之地」,早年是西拉雅…

上醫醫國,宜蘭醫師蔣渭水及抗奴書單

文/moo編 蔣渭水,1891/02/08-1931/08/05 他發行了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組成台灣第一個政黨,成立台灣第一個工會。他熱切渴盼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從「自覺」到「自決」,這是他畢生之願,卻也是未竟全功之憾…… 「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台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