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看到薑母鴨招牌,女兒疑惑:「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 發表於 25 3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熊本 文/焦桐 有一次,女兒看到路邊「薑母鴨」的招牌,疑惑地問我:「為什麼一定要用母鴨?不用公鴨?」我說這塊招牌要用臺語發音,薑母的「母」是形容詞,老的意思,無關鴨子的性別。 薑母鴨最初連接了臺灣人的「補冬」、「轉骨」觀念,咸信它能舒筋暢脈,祛寒暖胃補氣血,乃冬日尋常的美味。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窮人的補品──四神湯,其實應是「四臣湯」? 發表於 31 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tenz1225 文/焦桐 「四神湯」應作「四臣湯」,蓋閩南語「臣」和「神」同音,以訛傳訛,久而積非成是。這是臺灣的傳統藥膳,以北部為盛。主要材料是中藥的四臣:淮山、芡實、蓮子、茯苓,這四種藥材有健脾固胃的功效。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焦桐與詹宏志的飲食人生對談──暴食江湖後的《蔬果歲時記》 發表於 26 8 月, 2016 By 葉維佳 文/葉維佳 出版人焦桐和詹宏志身兼美食家,飽覽群書也吃遍大江南北,在吃和讀之間自有一番學問。他們如何從案牘走向廚房,在飲食的世界裡找到另一番樂趣?博通史籍的兩人如何建立閱讀與飲食的對話?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暴食江湖的焦桐在快意魚肉中逐漸收斂,轉向清雅的「蔬果歲時」?萬化匆匆,歲月不止,人生各種滋味最終只能苦樂問心知;伴隨著飲食的酸甜苦辣,兩位作家們一傾這些年飲食和人生交織的百般境味。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哪裡產的烏魚子最肥美?如何料理最美味?各路老饕幫你惡補! 發表於 1 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YUCHIA CHUNG 文/口羊 烏魚全身皆可食用。秋冬盛產季節時的烏魚米粉湯、蒜炒烏魚膘、不管是爆炒或火烤都咬勁十足噴香下酒的烏魚腱,都是老饕眼裡不可放過的的珍饈。但對多數人來說,果然還是那帶著油亮琥珀色的烏魚子,有著更響亮的名氣與無法抗拒的吸引力。每逢農曆年,餐桌上那一片片薄透著光、鹹香馥郁微微黏牙的烏魚子,大概是許多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年節味道。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10/17 【永楽座2015秋冬跨界朗讀會 首場 《味道福爾摩莎》// 焦桐朗讀】 發表於 12 10 月, 2015 By jasmine 時間:2015 年 10月 17日(六)19:30-20:30 地點:永樂座(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1弄6號) 主講人:焦桐 活動網頁:點我進入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