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一個下午,幾個朋友和我癱在宜蘭白米社區某家餐廳的扶手椅上,喝著早餐剩下的紅茶。下午時段餐廳沒營業,陽光斜斜穿過窗子,照亮長桌邊邊的一小角和地上的紙箱,沒有人說話。紙箱裡七零八落躺著膠膜封口的紅茶和吸管、彩色筆和膠帶。當時是某個營隊活動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身為主辦團隊,我們在各種有的沒的事情…
文/蓋瑞.葛汀;譯/吳妍儀 關於快樂的討論已經把我們導向工作,我曾經論證過,工作在我們的快樂中是核心組成元素。在某些方面來說,這是普遍共享的觀點。我們為人類的工作倫理喝采,從工作的生產力來評斷我們的經濟,甚至還有一個全國性假日來向工作致敬。 但有個藏在底層的矛盾情緒。我們藉著不工作來慶祝勞動節;〈創…
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葛汀(Gary Gutting)是紐約時報的哲學時事專欄「石頭」(the stone)的作者之一,最近台灣引進了他的新書《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實際演示哲學可以怎麼「用」在社會上。前一篇文章〈你的筆戰能突破「知識論的循環」嗎?〉介紹了…
葛汀(Gary Gutting)是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也是紐約時報的哲學時事專欄「石頭」(the stone)的作者之一,最近台灣引進了他的新書《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在這本書裡,葛汀實際演示哲學家發明的概念或方法可以怎樣在討論社會議題的時候幫上忙。他…